打开APP
莫道桑榆晚 鹰城重晚晴|多元化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平顶山新闻网
2024-11-08 08:31:02

开栏的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正在以积极健康的态势稳定发展。数据显示,我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养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亦在不断提升。

养老服务无小事,如何托举起老年人的晚年幸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平顶山晚报今起推出养老服务系列报道,结合我市的养老形势和政策,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报道,破解养老服务难题,为老人和家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4年11月8日《平顶山晚报》3版

□平报融媒记者 牛超/文 禹舸/图

5月30日,我市召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有60岁及以上人口100.4万(比2022年增加5.38万),占常住人口的20.41%,较2022年提高1.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73万(比2022年增加1.41万),占常住人口的14.83%,较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养老是个人之忧,更是社会之难。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不仅是家庭责任的延续,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养老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围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努力构建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湛河区马庄街道电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一起开心过节。

随女迁居鹰城,老年生活乐陶陶

11月5日下午,白龟湖畔,年近七旬的张新民正在练习吹奏电吹管,优美的旋律吸引不少游人驻足。张新民退休前在新乡一机床厂上班,有两个孩子,儿子在郑州,女儿在平顶山。

“上了年纪都希望离子女近些。”张新民说,2015年,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和老伴儿商量后,他们决定“追随子女的脚步”,迁居子女的城市生活。“我很喜欢平顶山,尤其是白龟湖,环境很美。”基于这个原因,张新民在白龟湖畔的佳田·西湖岸小区买了房,前两年,他又将户口迁到平顶山,成了一名鹰城人。

“虽然与女儿住的小区相邻,但目前我和老伴儿的身体不错。所以,平时我们各忙各的,需要时他们在身边就行。”张新民说,他喜欢玩,退休后,学过溜冰、玩过航模。2019年3月开始学习电吹管,并与我市一些电吹管爱好者相识。当年6月,他加入“鹰之韵电声乐团”。

“乐团有成员近50人,都是退休的老年人,共同话题多。”张新民说,除了每天到白龟湖畔练习吹奏电吹管外,每周日下午,他还会到湛河区南环路街道公交社区的活动室和老伙计们一起练习、切磋。大家自娱自乐修身养性,还积极参加慰问演出和志愿服务活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演绎出了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垂暮不离亲”是很多老年人的心愿。为破解这一难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分居两地的情况,我市积极探索,对于子女为平顶山户籍的外地老年人,可以将户口迁移至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子女处,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湛河区马庄街道电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在老师的指导下作画。

社区养老,把幸福养老送到家门口

“再来一局,我就不信赢不了你······”11月6日上午,新华区西高皇街道中央花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棋牌室里,传出阵阵争辩声、叫好声。这是居民王宗成等人在下象棋。“退休了,闲着没事,在这儿和老伙计们一起下下棋,心里乐呵。”王宗成说。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而且还备的有热水。下棋下累了还可以到楼上活动活动、看看书,可美了。”杨传斌今年70岁,是棋牌室的“常客”。据其介绍,他年轻时就爱下棋,“在家没人跟我下,在这儿人多、热闹,每天不来下几盘,心里总感觉少点儿啥。”

中央花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于2019年10月,内设棋牌室、健身室、观影院、书画苑、阅览室、舞蹈室等,并成立了舞蹈队、模特队、象棋队,让老年人发挥余光、余热,使白发银鬓焕发出新的光彩!

不仅如此,社区还设有爱心餐厅。家住中央花园小区39号楼的杨杏花今年70岁,家里就她和老伴儿两人。自社区的爱心餐厅开业后,她每周都要在餐厅点两三次餐。“餐厅价格便宜,味道也不错,并且送餐到家,真的很方便。”杨杏花说。

在湛河区马庄街道电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6岁的叶枫正和队员们一起练习合唱。“这儿环境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每次来这儿心情都特别好。”叶枫说,退休后,她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合唱团。为了方便他们练习,社区专门腾出一间房作为他们的训练室,并邀请了专业合唱老师教他们唱歌,训练室每天都开门,大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练习。此外,这里还有图书室、理疗室、理发室、健身房······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的老年人希望“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为顺应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建设标准化养老服务用房为切入点,全力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截至2023年底,我市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9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1个,实现了“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的全覆盖目标,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马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银龄乐居颐养公寓,护工在为老人做康复训练。

机构养老,让养老更安心

“这里环境、饮食、服务都没话说,工作人员对我就像对亲人一样体贴又细心。”在马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银龄乐居颐养公寓,80岁的陈秀英说。

陈秀英入住公寓半年多了。今年2月份,她上厕所时摔倒导致右侧股骨头断裂。出院后,孩子不放心让保姆照顾,经过几番考察后,决定将她送到公寓居住。“床头有呼叫器,工作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而且洗澡、上厕所都有人帮忙······”陈秀英说,顿顿两三个菜,每天都有牛奶、鸡蛋、水果,还有工作人员时刻在身边,让她备感安心。

据电力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佳介绍,电力社区常住人口258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40%。为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2023年3月,社区签约河南康养集团建设了银龄乐居颐养公寓。公寓室内环境宽敞明亮、每间卧室都配有空调、电视,床铺、桌椅等都做了边角去锐化处理,卫生间、洗浴间采用了适老化设施。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公寓还准备了专用的护理床。不仅如此,公寓里还配有康复训练室、公共阅览室、活动大厅,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让老人住得舒心、放心。据了解,截至目前,公寓已入住全托老人50人。

陈淑兰年过九旬,11月6日下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手部锻炼。20多年前,陈淑兰和丈夫一起从南阳来到平顶山,和女儿一起生活。如今,女儿年过七旬,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今年春节后,她和丈夫来到公寓居住。“在这儿吃住都很好,孩子也可以轻松点,而且这儿离女儿家也近,没事她都过来看我们,挺好的。”陈淑兰说。

统筹优化各类养老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养老体系,加快养老服务迭代升级,推动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升级。截至2023年底,我市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1家、敬老院87家、农村幸福院402家,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民办养老机构74家,全市各类养老服务床位3万余张,“老有所养”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统筹:王冬梅

执行:董佳理 王会静 张满

编辑:王燕

校对:沙星海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