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小蒙
来源:郑州文学(微信公众号)
魏清海在书房
【上 篇】
先从二三年前说起。有天,一位远在陕西省会西安一所大学教书的朋友,又打电话又发微信,托我帮他找一本书:长篇小说《变》。他说,这本书是我们郑州一位名叫未来的作者写的,不少人看后都反映写得好。他在当地跑了许多家书店都没有买到,不是卖完就是断货……他是教写作的,想给学生讲课时参考。
朋友之托,当然不能怠慢,我也不辞辛苦地跑遍了我们郑州的许多家书店,结果也是如此……正在无可奈何之际,郑州的一位文友告诉我,他那里有一本,让我去取。
“你不认识未来吗?”
当我来到他家时,他突然问我。
“我不认识。”我说,“我要认识,还会找你?”
这位朋友笑了,说:未来就是魏清海呀!
魏清海?那我当然认识。不过,说实在的,我确实不知道未来是他的笔名啊!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魏清海出生于我们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东岳镇魏塘坡一个普通农民家里。70年代末高中毕业之后,在一所中学当过一段教师。不久参军入伍,在解放军“铁军”那个部队里,先后从事团部、师部的新闻报道工作,曾在军内和地方的报刋上发表过大量的新闻报道,不仅荣立过“三等功”,还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被战友们亲切地戏称为“大秀才”。
1985年退伍。一回到家乡,就被县委宣传部聘任为专职新闻报道员,并农转非。后来又担任了县广播电视局新闻专题部主任。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闻出版业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和繁荣。
就是在这时,魏清海作为“新闻专业人才”被引进郑州,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当起了编辑……在他的建议策划下,这个台办了一个名为“百姓热线”的节目,主要围绕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国计民生作文章。由于敢于为市民说话、热心为市民办事,很受听众欢迎。
当时,我在《河南新闻出版报》工作。《河南新闻出版报》是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一份旨在报道全省新闻出版,包括广播电视业的专业报纸。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百姓热线”节目,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我就是在这次采访过程中与他认识的。
他中等个子,胖胖的,圆脸,一笑,脸上的两个酒涡特别显眼,让人感到有一种极大的亲和力。
记得那天下午采访结束,魏清海送我出门,他刚转身离去,我突然碰到了我的老朋友、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部主任刘悦。
刘悦指了指魏清海的背影,问我:这个编辑你也认识?
我说我刚才找他采访的。
刘悦说,他是我们广播电台新来的。这个人中,不仅能编,还能写。他笔头快、文笔好,尤其是写新闻报道,不像有些人,动不动就是六个W,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缺乏创新意识……他善于融入文学的手法,使文章显得格外形象、生动……
刘悦还告诉我,作为文艺部主任,他认为让魏清海当文艺编辑更合适。他早想把魏清海“挖”到他们这个部门来,但找领导好多次,领导说让魏清海在新闻专题岗位上更能发挥其聪明才智。他好说歹说都不行,让他一直挺遗憾的。
看来,魏清海还是极具真才实学的。
真正让我认为他的真才实学,还是他后来离开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到《河南商报》和《河南经济报》以后。那时,我在《河南新闻出版报》担任编辑部主任,因为工作的需要,每天都要浏览全省各地市出版的大量报刊。我发现魏清海在他供职的报纸上,他写得文章不仅多,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同时他写得体裁广,有新闻、通讯、言论,也有特写和深度报道,有时甚至是一个整版的篇幅。题材之独特、叙事之精细、文笔之灵动,常常让我拍案叫绝、感叹不已!
让我唯独沒有想到的是,他还会写小说呢。
……自我拿到未来一一不,魏清海写的这本长篇小说《变》后,我是抓紧时间读完后才寄给陕西西安那位在大学教书朋友的。
这本书,可谓是陕西著名作家路遥的名著《人生》的续写。书中的主人公不仅也叫高嘉林,连德舜爷爷、黄雅萍等其他人物也在其中。如果说路遥的《人生》只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黄土高坡的一段悲剧,那么魏清海的《变》,则是把它延伸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高嘉林又一段更加出彩的人生……
正如魏清海后来告诉我的,其实这是他写的他自己。
也许正因为如此,魏清海在《变》的故事衍生和扩展上,不仅切合了时代背景的逻辑,同时在写法的沿袭上,仍然保持了路遥《人生》里那种真诚朴实、沉静深阔的文风,从而表现了魏清海不仅在新闻报道上,而且在文学创作不同凡响的眼光、才气和对路遥作品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用他的话说,年轻时,他和许多文学青年一样,老早就是路遥的“粉丝”。
作为路遥的老乡,我那位在陕西西安大学教书朋友要找魏清海写的《变》,可见这本长篇小说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魏清海作品
【下 篇】
……一直以来,我和魏清海接触不多。一则我们干得都是新闻工作,平时采访、写作,各忙各的;二则我们的年龄,几乎存在着隔代人的差距,思想、行为上难免缺乏“共同的语言”。另外不久,我年满60退休,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也极少再关注新闻业的事。不过通过这次为朋友寻找他写的长篇小说《变》这本书,知道未来就是魏清海之后,我辗转托人与他取得了联系。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么多年来,魏清海除了给报刋经常写些散文、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外,还先后写出了《变》《歧路亡羊》《情人谷》《白草折》《把生命举过头顶》《黄河情》《七号高地》《兄弟进城》《幸福时光》《两滴泪》《生死十二小时》《死亡地带》《脚下这片土地》《良心日记》等十多部中长篇小说,估计多达300多万字。
300多万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如果按手写300格稿纸一页,摞起来就是一人多高;如果按电脑打印500字A4纸一张,粘连起来就是五六公里……我们可以想象,这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勤劳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其中《变》不仅荣获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还被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神州杂志社和作家报社联合举办的“德鑫杯”践行中国梦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评为一等奖。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的《郑州宣传》,把他作为“文化名家”专门介绍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先进事迹。
魏清海如今已是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社会,文学一一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中心滑向边缘,从“神坛”跌到了民间。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文学理想、矢志不渝的文学坚守和一往情深的文学情怀,要想取得这些成绩,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魏清海告诉我,他虽然生长在一个文化十分匮乏的乡村,但是,那里父老乡亲对文化宗教般地崇拜和敬畏,却给他的人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父亲一一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平时只要看到地上有张带字的纸片,都会小心翼翼地弯腰捡起来,用粗糙的大手把它一一抹平,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到敬奉祖先牌位的条几上;逢年写对联,总忘不了让人家给他写副“敬惜字纸”,贴到院子的显眼处,表达他对文化敬仰的虔诚之心。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我国一些文学大家,如俞平伯、吴世昌、钱钟书、杨绛、沈从文、何其芳、吕淑湘等在这里的“五七”干校劳动。尽管他们都戴着所谓“牛鬼蛇神”的“帽子”,但是,饱学的谈吐、儒雅的气质,使这个村的父老乡亲没有一个人对他们侧面相看。在平时交往中,不仅对这些人恭敬有加,甚至在底下还悄悄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做他们这样的人!
也许正因为在这种氛围中长大,魏清海从小就立志将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他爱好文学,当个作家一一一直是他追求的梦想。后来无论是教书、当兵和从业新闻,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都坚持文学创作,用他的话说,他“要用文学热忱地拥抱生活”。
我想,这无疑是他走向成功的动力!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最近几年,他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新闻工作,开始作为一个自由撰稿者一一即职业作家的生活。
众所周知,职业作家可不是好当的。
职业作家不同于体制内的专业作家。专业作家有文化单位可靠,有工资福利可拿,虽然不多,但旱涝保收,无后顾之忧;而职业作家则不然,完全要靠自己的写作来维持生计……
在我看来,魏清海也真够胆大妄为的。
不过,俗话说得好:沒有金刚钻,岂敢揽瓷器活?
自从魏清海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他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日子,还筹资几百万元,建起了一所拥有将近200多平方米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签名藏书馆”,已经搜积了莫言、铁凝、贾平凹、王安忆、张抗抗、梁晓声、阿来、李佩甫、墨白、徐贵祥、郑旺盛、南飞雁等全国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达3000多册;并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读书会、作品分享会、创作研讨交流会等,成为最受郑州市和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们欢迎的文学活动基地。
魏清海,用他无可辩驳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在经济社会里,文学一一仍然是大有作为的!
魏清海筹资兴建的“中国著名作家签名藏书馆”一角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1946年3月生。祖籍河南新郑郭店镇南街村。郑州市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先后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和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优秀志愿者”“优秀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
现已退休,致力于郑州本土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