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穿越黑龙洞寻古寨薪火传承
用户uUfJgAp0
2024-10-05 23:21:46
        穿越黑龙洞寻古寨薪火传承       
        ——五头镇胡张沟村黑龙洞探访
                    李惠萍
       在影视剧中、小说中看到**寨**洞**潭,总以为这些是云贵、川甘地区的特殊地域的人文现象,是距我们遥远的传奇,尤其是那些豪杰打开寨门,御敌荡寇的画面总会同步上少年们的英雄情结。没有料到的是在我们中原,在新安五头镇的胡张沟村竟然还深藏一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寨,迷宫一样的洞穴,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吸引不少游人到此访古探幽。
       有幸由胡张沟村委领导作为向导带我们向古寨方向进发,一路下坡到达沟底,四面丘陵环闭及像天坑。一条清澈的溪流将一方几丈高的土岩环绕,眼前就是我们要解开面纱的神秘古堡“黑龙寨”。驻足在一块刻有“黑龙寨桥”的石碑前,村委领导和村里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给我们介绍了眼前的黑龙寨遗址。
       黑龙寨始建于1862年清同治年间,当时由于匪患扰民,村民为了营造一个安宁的生存环境,由村里厚德名人张景中、张景田出面修造,他们便是给我们做介绍的老人的先祖。当时古寨场面及其宏大。除居住着本地的百姓外,还有从开封、郑州、洛阳等一路躲避灾祸的一众难民。一家一窑洞,屋舍俨然。寨墙高而厚,由红石青砖做基,就地取材夯土而建,寨门是三寸厚的老榆木制成,外包一公分厚的铁板用大盖圆包钉订合。形成一个相对安全封闭的小世界,成了那个乱石狼烟时代的“世外桃源”。
       更勾魂摄魄的是黑龙寨地面以下的一条深约2000多米的“黑龙洞”,它静卧在城堡的厚土之中,可以媲美我们看过的电影地道战,曲岭拐弯,洞岔无数,洞套洞,洞连洞,错综复杂,参差交织。在开挖出来的地道里,还发现有小型粮仓、石磨、水井、伙房、并且有外设烟囱等生活设施,另掘有会议厅、兵器仓库、深陷阱、布置暗器等防卫举措。洞壁的上的小土窝据判断是照明的豆油灯盏安放处,还有通向外面的观察口。也就是说,一旦黑龙寨受到外敌袭扰,地面下掘出的这个包容巨大的空间足以把损失降到最低。人们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可以正常生活,守卫人员可以在首领的主持下研究部署御敌策略。有水、有粮、有兵器,寨内民众维持生计不是大事。而入侵者一旦进入黑龙洞则因洞道狭窄,群体受阻,只能单人鱼贯前行,很容易掉入陷阱,或被守军截杀。经历将近200年时光流转,天灾和水患无数,黑龙洞还没有被侵蚀,完好保留,这种科学的设计布防凝结了前人的心血和智慧。
       在黑龙洞前面土岩峭壁下是黑龙寨的第三阶梯——黑龙潭。由于年代久远,桑田变迁,如今看到的只是溪流推送的一汪浅滩,其中水草丛生,飞虫翩翩。已没有了当年险阻防范的痕迹。但就地理角度推断,当时的黑龙潭对于黑龙寨的守护和黑龙洞是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外敌自下而上进犯,黑龙潭为第一道防线,洞内守军居高临下迎头痛击。如果外敌先攻寨子,黑龙潭则是最后躲避危险的方舟。   
       在胡张沟村委会,我们见到古寨围墙的砌砖和寨门的金属器件,还看到锈迹斑斑的指挥刀和刺刀,这两件兵器是1943年王天西、董金栓等五头神堂志士同日伪军作战,把一小队日伪军打的抱头鼠窜,日军遁逃时留在胡张沟村的侵略中国的罪证。
       村委领导告诉我们,七十多年前,解放洛阳时,我解放军还在黑龙寨内驻扎休整过。村里上年纪的老人清楚地记得,解放军进驻寨子后秋毫无犯纪律严明,看到陈谢大军为攻克洛阳逐鹿中原做着精心准备的动人场面。
       探访过黑龙寨遗址后,大家都感慨不已,如此规模完备的寨子、如此曲折蜿蜒的地下通道、如此精心引流的防御险滩。是前人为求得平安生存,费尽心力建造的百姓家园。如今我们在青山绿水护佑中安享太平盛世。但黑龙寨的生存模式始终给我们一种警示,幸福的得之不易和守护幸福的尽心付出。假以时日,把黑龙寨重新展现“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原貌,让人在黑龙洞的洞深处再次感受到生存气息,叫黑龙潭的绿水浮舟楫,浪花喷蛟龙。那么泱泱古寨静住在天坑般的山坳中,将和周边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将会吸引无数游人前来领略前人的生存智慧,传承古建筑的精髓,感受红色洗礼的家国情怀。
       我们期待胡张沟村能对黑龙寨黑龙洞黑龙潭尽早开发,在千呼万唤中显现古寨的“庐山真面目”,让历史的脉络和爱国的光辉一同在这片大地上闪耀。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