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读《论语》一百七十——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沈莉红
2024-11-05 08:56:02
 #创作挑战赛六期#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第十五篇:论语·卫灵公篇 

【本篇引语】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原文】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恶[wù]:厌恶。

▲好[hào]:喜欢。

▲察:调查、考察。本意是仔细看,调查研究、细致深刻地观看。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恶”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心里憋闷、憋屈的意思。引申义:难受的事、不好的事。再引申义:坏人坏事。《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恶,过也。”是过失的意思。“恶”有多种读音,如è,是不好;如wù,讨厌,憎恨,与“好”相对;如ě,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如wū,疑问词,哪,何的意思。这里是厌恶的意思。

察”的本意是仔细看,调查研究、细致深刻地观看。《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察,复审也。”

“焉”是代词,指代厌恶或喜欢的原因。

“好”的本义是女子。《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好,美也。”引申为美、善;也可作动词,是喜爱的意思。

成语“众恶必察”和“众好众恶”都是出自本章句《论语》。“众恶必察”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未必就坏,一定要调查后才可下结论。“众好众恶”的意思是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人有善恶之分,而善人与恶人的喜好往往不同,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第13•24章)。如果一个人能让众人喜欢或者厌恶,说明这个人或是有特别之处,或是没有原则,或是其它的原因,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仔细考察的。孔子重视知人,从这些特别之处入手进行考察形成自己的独立认识,就是知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夫子提示人们务必警惕一种现象,就是每当众人皆厌恶一个人,或者众人皆喜欢一个人时,切莫盲目轻信,必须深入察之。

“众恶之、众好之”的范围可大可小,尤其是现在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范围广,群众不明真相,思维难免被误导,更需要为政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辨明是非对错。

对“众好”、“众恶”的事,一定要“必察”,事情是好是坏,方法就是“必察焉”。千万不能掺杂着个人的“好恶”,不能用别人口中的“毁誉”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这才是比较好的做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