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宋艳琴
2024-10-09 18:30:00

河南 产业 融合发展 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宋艳琴

文化及相关产业与旅游业融合 发展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楼阳生书记在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做大做强 文旅文创产业,要坚持以 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 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讲,河南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 的问题

首先,对文化资源的梳理不到位 河南目前对文化资源的概括主要是学术话语,笼统地概括为中华姓氏文化、黄帝文化、功夫文化、汉字文化、古都文化、元典文化、河 文化、闽台文化与客家文化之源等,在宣传开发上也是以地域为主,相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很少放在一起宣传和开发;如黄帝文化资源,新郑和新密同属郑州,但是新密的黄帝文化资源却鲜少人知。 省内的几大名山除了嵩山外,就是云台山还相对比较知名,其它如鸡公山、 嵖岈山、白云山等在省外的知名度都不高,没有成为来豫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嵖岈 山作为"中原盆景"和《西游记》的拍摄地,宣传和推广力度都较低。相比之下,安徽对文化资源的总结就令人印象深刻 ,更加亲民,如"四大名山" 秀甲天下庐山、革命摇篮井冈山、峰林奇观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 "四大摇篮"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 "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 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这是对 文化资源精心盘点和梳理后得出的这种概括和归类 更易让普通民众接受 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其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不顺 从资源整合上推进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布局及顶层设计、统一运作。 由于文化旅游产业牵涉到吃、住、行、游、购、娱等众多行业,且隶属于旅游、文化、文物、林业、建设、规划、交通、卫生、宗教等数十个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行业壁垒森严, 不同县市区不同的政策规定和管理体制对区域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区域合作机制没有建立,同类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开发,如殷商文化资源,分布在商丘、郑州和安阳等地,河南四大古都有两大古都是商都,但殷商文化资源没有联合开发, 影响力有限,使得人们对郑州和安阳的 古都认同感极低;另外还有三国文化资源、三皇五帝资源等都是区域开发,没有 好的合作机制和龙头企业带动,景区景点难以做大做强,省内外影响力 较低

再次带动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培育不足 目前河南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薄弱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没有培育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 总体来说,旅游业目前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还是靠传统的"门票经济",各景点的 旅游商品千篇一律 缺少地方特色 旅游娱乐活动不够丰富,导致旅游六要素中最具弹性和增长空间 "购"和"娱"所占比重偏低,对旅游收入的贡献较小。 另一方面河南各地的特色 文化产业非遗产品很多难以进入景区销售和展示 展演 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为两大产业的充分融合提供有效的平台与多元化的市场。

最后,缺乏对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深入研究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各地都有不少名人资源,如鹿邑的老子资源、虞城的花木兰、伊川县的二程、巩义的杜甫等等。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各地都对当地的名人资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有些比较成功,如杜甫故里的开发;有些则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夏邑的孔祖还乡祠、伊川的二 程纪念园等,每年游客的数量寥寥。主要是 源于对旅游市场研究不足,定位不准。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龙头景区带动, 单一的景点尤其是新的人工景点很难吸引游客专门去看;二是没有开发出吸引人的和 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为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顶层设计 产业运作模式 市场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 与改革,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

总体规划为先导实现融合发展新突破 首先要 通过制定"河南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做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定位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两大产业的融合工程并将这一规划纳入全省 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融合发展落实到整个产业层面、具体产品和项目上。规划要突出文化元素,突出文化对旅游产 业的引领作用,让文化真正成为旅游的灵魂 精心打造能充分体现河南 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二要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研究,创新产品的开发手段。必须对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 河南作为文化大 ,各地都有很多 历史悠久 璀璨 文化资源。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有的是遗址,有的是传说(如"梁祝" ),往往具有"小、散、虚 " 点。因此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 发展文化旅游不必拘泥于本地文化,关键是在于客源市场定位。通过研究旅游者的不同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需求喜好,选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将文化资源融入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把优势资源转化为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产品。

三要传承创新特色文化 为纽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探寻"厚重"河南,才是海内外旅游者来豫的目的。河南目前已形成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如少林寺、清明上河园和龙门石窟 等,成为河南形象和河南旅游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要充分发挥现有 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将寻根文化、古都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通过高品位策划与观光旅游业有机融合起来 推出一批高品质文化旅游特色线路和演艺产品。 此外,要重视对分散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工,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一方面,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吸引世界眼球和各界关注,积极推介 河南独特风光,拓展旅游市场 另一方面,要以重大旅游活动为平台,大力宣传河南古都文化、 始祖文化和功夫 文化特色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双赢目标。

四要创意和 高新科技融入 为手段 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 利用高新传媒技术,打造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实景演出项目,提升区域文化内涵和旅游景区竞争力。 通过创意 科技来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实现旅游业从过度依赖自然和历史资源到依靠创意和科技转变。 历史文化遗产很多是有听头、没看头,普通游客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将历史"激活"必须依靠创意和 VR、AR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其生动地展示出来。此外,要搭建 智慧文旅平台 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对接省 智慧文旅平台 ,解决交通、住宿、购票等问题。

 

 

宋艳琴,13939000659  3837022@sina.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