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胡济卫散文‖怀念痖弦/发《菲律宾商报》
胡济卫
2024-10-27 00:13:05

#创作挑战赛六期#

怀念痖弦

胡济卫

 

       温哥华时间20241011日清晨,台湾著名诗人痖弦逝世,享年92岁。我是从美国《侨报》网上看到先生离世这一消息的。噩耗传来,令人错愕。

       痖弦本名王庆鳞。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现卧龙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到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编辑出版家、表演艺术家。20世纪50年代,他和洛夫、张默共同创办了《创世纪》诗刊。痖弦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出版有《苦苓林之一夜》《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记哈客诗想》《Abyss》等中英文诗文集多部。痖弦被誉为台湾现代诗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编辑,先后担任过《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刊的主编,曾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20余年。

       我与痖弦先生的文字交往,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

       1989年我被选派到《河南农金报》副刊部挂职锻炼,任副刊编辑。每到周末,我就喜欢逛郑州花园路集贸市场的旧书店。有一次我从摆满旧图书的书架上突然发现了一本台湾版繁体字的《痖弦诗抄》,出于好奇,我把这本书抽了出来,站在书架旁一口气读了其中的《秋歌——致暖暖》《红玉米》,我被诗人在诗歌中营造的柔柔的夐远而缥缈的氛围所吸引。读他的诗,会让你停下匆忙的步履,陷入一种极尽单纯的、轻盈的艺术想象里。书店女老板告诉我,这本书在书架上摆的有一段时间了,你是第一个看它的读者,你要是喜欢的话给两元钱吧。我没有犹豫,掏出两元钱把这本书买了下来。

       那个年代,大陆流行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诗,许多出版社争相出版席慕蓉的诗集,不知道台湾还有像痖弦、余光中等诗人这种别样的诗歌。我在后来与痖弦先生的通信交往中才知道,他是19498月十七岁时随军队到台湾的,直到1991年才第一次回到故乡南阳探亲,彼时亲人皆已殁。他用“仿佛万古长夜”来形容这种漫长的离别。远离故土的岁月里,痖弦用诗歌慰藉乡愁。1953年,他开始发表诗作。创作于1957年的《红玉米》,成为思乡主题现代派诗歌的代表:“它就在屋檐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他在这首抒情诗里,用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北方南阳家乡的图景。

       同年夏天,堂兄胡济龙从台湾回到了大陆,他也是当年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的,从国军退役后,到台南一所院校教授国文和近现代文学。我向他提及了台湾诗人痖弦和他的诗集《痖弦诗抄》,他说他和痖弦、洛夫都认识,他们是同一批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大家都是河南同乡也是文友,他说他经常到台北去找他们聚会,偶尔他们也会到台南来聚会。他给我提供了台湾《联合报》痖弦先生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不久,我按照联系方式,第一次给台湾《联合报》副刊投稿,大约是三个多月后,我收到了《联合报》副刊主编、著名诗人痖弦先生给我的亲笔信,是在《联合报》的稿笺纸上用繁体字竖着写的,信里边还夹着当期的报纸。记得我寄去了8首诗,总题目叫《遥望豫南》,《联合报》副刊选发了其中的四首。这是我第一次在台湾《联合报》发表作品。为了鼓励我写作和便于投稿,痖弦先生又给我寄来了台湾所有重要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通联地址、主编姓名,是用A4纸打印的,足见先生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大陆青年诗人鼓励、支持和良苦用心。我与《中国时报》副刊主编季季女士,以及诗之华出版社的台湾青年诗人杨平的交往,也是由痖弦先生牵线引荐的。后来,我把这个通讯录给了诗人邵永刚,痖弦先生很欣赏永刚兄诗歌的风格,很快就选发了他的诗作。

       1991年秋天,阔别家乡40年的痖弦先生回大陆河南南阳探亲,他提前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机票和到达南阳的时间,邀请我到南阳见面。那个年代两岸的通信较为落后,从台湾到大陆寄一封信最快也得一个多月时间,慢的要等两三个月。当我收到痖弦先生的信后,先生已经离开了南阳。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和先生见上一面,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这次痖弦先生携妻带女第一次回乡,完成了两件事情:一是为父母至亲的墓地立了石碑,弥补未能尽孝送终之憾;第二件就是在祖屋旧地,他把旧砖加以利用,和着泥土、新砖重新盖了房屋。他以中国人最传统的方式告慰了父母在天之灵,也让自己此后的每次返乡都有了“回家”的感觉。他诗意的行为触动老友洛夫的灵感,写下了《隐题》,这首藏头诗的每句首字相连即为“痖弦以泥水掺和着旧梦在南阳盖了一间新屋”,作品由洛夫先生亲笔书写,挂在新堂屋的墙壁上。

       我与先生保持了长达数年的通信交往,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给他寄去一张明信片,他也会给我回寄《联合报》印制的精美的明信片,直到他退休离开了《联合报》离开了台湾。后来由于我工作调动从正阳到驻马店,搬了几次家,大多信件已丢失,只找到了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作为报人的痖弦,在台湾历任报纸、杂志的编辑近四十年。他慧眼识新秀,热情扶掖青年作者,对于成名作家尽心尽力鼓励加持,数十年与各地作者勤于通信。“把诗意散布到社会中去,让更多年轻的活火山在文学界汹涌喷发,让诗的灵力延续下来”是他办报办刊的初衷。几十年来,台湾一共选过三次“十大诗人”,不写诗好多年的痖弦每一次都当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战斗文艺运动”发起,文艺界笼罩于政治高压之下。痖弦开启了台湾读者认识中国文学的另一扇窗户,在他编辑的报刊上“开放”了鲁迅等大陆作家的作品。

       诗歌不死,诗人不死,愿先生的灵魂在天堂与缪斯同在。

        原载:《菲律宾商报》2024.10.23大众论坛版特稿

       【作者简介】胡济卫,男,作家、诗人,河南省正阳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菲律宾商报》专栏作家,《长鸣》文学杂志原副主编,中国诗歌春晚2023年度全国十佳诗人。有作品散见《青年作家》、《山东文学》、《散文选刊》、《岁月》、《星星》、《诗歌月刊》、《绿风》,香港《当代诗坛》,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菲律宾《商报》等。 著有长篇小说《野草莓》、中篇小说《大清讼师》、短篇小说《淮阳旧事》系列,诗集《你的美丽使我忧伤》等。

 #顶友秋日寻味记#  

#课本里的长征#  #发现最美秋色#  #2024美国大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