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翩然若蝶,一转眼又将迎来小雪节气。
雪落人间,万物被白雪覆盖,人间换上新颜,一片清幽洁白中尽显无限诗意。
每当雪落的时候,最喜欢站在雪中看漫天的雪花飞舞,看它轻盈飘落掌心,看它自由穿庭弄树。
还记得有一年在东北,入夜时分一场大雪悄然来临,推开门的一刹那,眼前鹅毛般的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那一瞬间的心灵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就那样静静地看着,耳旁回响起《飘雪》的优美旋律,莫名的感动涌上了心头,尘世的烦恼和忧愁浑然忘却,一颗心在寂静的雪中融化。
这年年岁岁如期而至的雪花,片片飘落诗人的笔下,更是各有各的风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在白茫茫的江雪中,守护着他内心的清白,享受着不被打扰的孤独。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在漫天风雪中,感受到人间最暖心的等候,柴门灯火,足以温暖每一个匆忙赶路的人。
接下来要分享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一场无声无息深夜到访的大雪,在他的笔下惊艳了千年的时光。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白居易是唐代杰出诗人,从小天资聪慧,五六岁时就会写诗,18岁时游历长安,遇到当时的社会名人顾况,顾况听闻他的名字,打趣道“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白居易呈上自己的诗卷,当顾况读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白居易的一生活到了75岁,连他自己都想不到,宣宗皇帝会亲自为他写悼亡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首《夜雪》写于公元816年,此时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任江州司马。
“已讶衾枕冷”,诗人于酣睡之中,忽然之间感觉衾被里传来阵阵寒意,因而醒转过来。
“讶”:生动地点明诗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入睡时拥被而眠,很是暖和,怎么越睡越冷了呢?可以想象诗人一脸的问号。
“冷”,开篇第一句没有正面描写雪,而是通过诗人的触觉感受——冷,来描绘雪花的突然降临。
这也间接说明这一场雪已经落了很长时间,雪刚下时气温不会立刻下降,但随着下雪时间的延长,雪量越来越大,气温亦随之下降。
“复见窗户明”。诗人一抬头,咦!窗户怎会如此明亮,宛若白天一般呢?
这一句也没有正面写雪,而是通过诗人的视觉感受——明。
雪后的夜晚之所以显得特别亮,是因为雪覆盖在地面上,当月光照射时,雪面会将月光反射到空中,形成一种称为“雪面镜面反射”的现象。
袁枚在《十二月十五夜》亦有诗云“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意境跟这一句就很相似。
这两句的开头各有一个虚词,“已”、“复”,用的非常巧妙,把上下两句完美的衔接起来,打通骨节,一气呵成。
明代诗论家李东阳曾言“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阖响应,悠扬委曲,皆在于此。”
“夜深知雪重”,诗人此时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在他酣睡的时光里,外边不知不觉下了一场大雪。
这一句正面写雪,“重”,是全诗的“诗眼”,整首诗前后三句都在为它做铺垫,因为这一场雪重,才会感到冷、感到明,才会有后边的“折竹声”。
“时闻折竹声”。还记得小时候,江南水乡的老屋,屋前屋后都有翠竹环绕,那个时候的大雪天也远远多于现在。
每逢下雪的时候,竹枝不堪雪花的重负,耳边就有清晰的断竹声传来,竹林中也会多出许多掉落的竹枝。
而在这个寂静的雪夜里,雪落无声,然,折竹有声,更加衬托雪夜的清幽和空旷。
这一句也常被后人化用,比如“折竹声相闻,相见雪深尺。”比如“情知是雪疑非雪,忽听前村折竹声。”
整首诗短短20个字,字字朴素,没有一处用典,但却从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写出一场盛大的雪。
不得不佩服白居易的文学功底,难怪成为诗史上第一位被皇帝亲封的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