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六期# 近一个半月来,学校开展了公开课活动,进行了教研。
有教师问我:假期进行了教材培训,但我还是教着不顺手,怎么办?
周末,初中同学带孙子让我给讲几道题。
补习完。他说:″现在孩子们用的教材,那真是言简意赅,很多东西,都要靠老师去讲解,仅仅靠教材,孩子们很难自学。我一老牌大学生,也讲不成!讲了他也听不懂。"
″是的,我们老师讲解时也不能仅靠教材,还要找教参,查资料。″
接着他来一句灵魂之问: ″难到,现行教材有防自学机制吗?″
我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某种程度上,教材的确存在一种防自学的现象。
教科书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学生看的,名字叫教材;另一部分是老师看的,名字称为教参。
记得小时候对老师们用的教参特别感兴趣。老师也似乎有意无意地保持一种神秘。
我父母都是老师(母亲教数学,父亲教英语),她们不想辅导我时会给我一本教参(语文的,数学的,英语的,物理的,化学的)让我自己看,自己学。
翻了之后,发现教参的内容,其实也没什么可神秘的,无非就是一些更详细的解释,那些是难点,那些是容易混淆的点,老师又该怎么给学生讲解。当时觉得,这就是老师才能看的书,这就是老师上课背后的神秘指导。现在想想,这些东西,写在教材上不是更好吗?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开头一个星期生病,数学课没怎么听。大概在第三周的时候,觉得该看看书了,就用一个小时左右,拿着母亲借的教参(那时母亲教高二),把之前二周的内容都自学了。参加年级测试98分。那时初一的数学教材也讲得很省略,但代数入门,毕竟简单,自学并不难。
三十年不教初中了,简单查些资料:
以初中最新的数学课本为例,教材把几何、代数和函数错乱地分布,让学生在每一个专题下都是学一点又进入到下一个专题,这样的确不利于自学。
高中课本,“防自学机制”主要体现在教材和考试内容严重脱离。课本编排的知识讲得过于简单,而考试的习题的难度又远远高于课本。以最新的物理课本课本举例,课本中出现的例题难度过于基础,学生会做例题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点。
大学的教材,“防自学”机制主要体现在课本知识和当前就业严重脱节,很多知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以我孩子大学的PLC课程为例,学习是西门子是s7-200的型号,该型号的编程软件如今早已淘汰了二十多年,进入公司需要继续自学最新型号的编程软件。
小学的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主要是配合教学为目的的,所以教材的安排必须满足每个学期的课时。所谓教学,那是教和学为一体的,如今的中小学课本偏重老师的“教”,而不是偏重于学生的“学”。换句话说,小学的课本本质上就是不适合自学,而只适合教学。
一、这现象的揭示:教材内容的“限制”。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反映,现行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仿佛在有意无意地“防止”学生进行自学。
许多知识点被简化,部分重要概念被忽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依赖于课堂教学,而无法自主探索。
二、教育理念的碰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考试成绩往往被视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
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材内容的“保守”,使得许多知识点被压缩为简单的记忆与理解,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提上日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教育应当回归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这种教育理念的碰撞,使得教材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
三、家长与学生的心声:渴望改变的呼声。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学生的声音也逐渐被放大。
许多WN家长表示,孩子学习太累,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自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同时,学生们也渴望能够在教材中找到更多的启发与引导,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
这种渴望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对教育公平与创新的期待。
四、教材内容精简,许多知识点缺乏详细解释和例子,特别是在数学等理科学科。
教材的简化与教辅材料的增加形成“薄本厚辅”现象,学生需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在教辅上。
教材编写多由学术型研究人员负责,缺乏对初学者的易懂性考虑,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近年来中小学教材因“减负”需求变得更简洁(书本更薄),反而削弱了对自学者的支持。
与此为了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学生又不得不依赖大量的教辅材料来进行学习,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薄本厚辅”现象,即教材内容越来越薄,而教辅材料却越来越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和使用各种教辅书籍。
形成这个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成本与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开始于1986年7月1日,但那时的义务教育,只是免除了学费,家长仍然要交学杂费,也就是书本、教学用具、班费等等。直到20年后,也就是2006年,才实现了学费、杂费全免的义务教育。那个时候,收学杂费是令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头痛的事。一些学校会提一学期开始收学杂费,老师还会用惩罚学生来催缴学杂费。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会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选择退学。义务教育如此,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大学,也有这个情况。既然如此,教材的价格就要压低,就得做薄。
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而言,把教材做薄,是省钱的办法。但对现在的中国教育而言,把教材做厚,反而省钱。
根据智研咨询推出的《2024—2030年中国教辅出版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教辅材料零售总量为54.25亿册,零售市场规模为834.75亿元。也就是说,中国的学生会花大量的钱去买教辅。那么,直接把教辅写进教材,就能让学生省下去买教材的钱。
其次,中国教育几乎都由公立教育系统进行,学生、学校无法选择教材。在学校,老师讲课,强调纪律性,强调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的依赖,所以,很多东西就不写进去。如果一本教材,需要在公立教育系统之外被使用,在市场上被挑选,那么,就会去适应更多的学习场景,就会讲得详细一些,利于自学。这就是某著名教师出的自学书家长趋之若鹜。
第三个原因是教材的编写机制。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我发现你不但要懂孩子所做的题涉及的知识点,你还要在辅导的过程中,去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不懂,并且,想用什么思路去讲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讲解。有时候,还需要从另一个更基本的原理开始讲起,然后,再引入到问题中。所以,好的理科(数物化生)老师,和好的理科研究学者,其实不是一回事,能力也不一样。
有很多业内厉害的学者,水平很高,但他们意识不到普通人在初学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他们觉得不用多说的地方,恰好是初学者的难点。所以,编写大学教材的人,本应该是业内的优秀老师,但教材往往只有业内大咖才有资格编写。再加上国内重科研、轻教学,在编写教材上花的精力不多,甚至让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去完成。最终,教材就变得晦涩难懂,无意间变成了防自学机制。
大学的教材正在变厚。比如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字数也达到了60万字,宏观、微观加起来,也有120万字。这里推动教材变厚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学是显学,不管是跨专业考研,或出于兴趣,现在很多人都在自学,那么,编写教材就要适应这种需求。
遗憾的是,对于中小学教材的防自学现象,又有了新的推动原因,那就是减负。为了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现在的教材的字号较大、行距较大,再加上还有减少学生书包重量的负担,限制页数,教材内容就只有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很多知识点删掉之后,考试还是要考,这就只有靠老师来教,仅仅 依靠教材去自学,就难以完成学习目标。
于是,一边教材减重,一边教辅增重。其实,还不如都写进教材中。
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们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进度,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快乐学习。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