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翟柏坡新作《我的村庄》第二十章 一家一户通知的会议(连载中)
洛宁城事
2024-10-04 15:15:57

第二十章 一家一户通知的会议

沟庙村贫困户81户,清退16户,现有贫困户65户。沟庙村仍为贫困村。扶贫办规定,贫困村,帮扶单位必须再派一名工作队员,叫扶贫副书记。

旅游局派出的人员最晚。按王局长的话说,现在是无兵可调。最后领导对过眼后,都说让石军去。为啥?石军一是上班时间不长,没有资格;二是他太实在,基本领导说几壶是几壶;三是还没成家,事少;四是石军会开车,来去也方便。问题是驻村俩人都没车。王局长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能叫尿憋死?

正杰很高兴,毕竟晚上有人说话,还有石军操作电脑水平不赖,也可揽去一部分活。加一床,加把碗筷,驻村二人转开始了。

去乡里开会,还是正杰的事。

在清退贫困户工作总结会上,张副书记专门把沟庙村拎出来表扬一番,说工作扎实细致、公平公正,群众满意……他哪里知道,公示的当天晚上,有人把正杰的摩托推翻,掰掉两个后视镜。一大早,正杰骑车到街上修了,他给谁也没说。张副书记还说,贫困户基本定下来了,下面各位要开好贫困户会议,一户一策,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回到村,正杰和大民商量着如何把会开好。

正杰说:“一转眼,到夏天了。春天,你说去看岭上的玉兰花,一忙,忘了这事。无可奈何花落去……因开会,庙会也错过了。”

“都忙。前段时间,有时一天在烟地里都出不来。”

“过去贫困户开会多不多?广播通知?”

“开会不多,主要是难组织。只有在大型检查前才开。广播通知省事,但也有弊端。叫乡亲们不合适,全村人都来了;公开叫贫困户们,也不合适。贫困户听着刺耳,不是贫困户的听着反感。微信群里通知,也不行;许多居家的老人都还用是老年机,个别还用铁通。都是村干部负责通知他住那一片的。每次开会能过半,就不错了。——外出打工的一二十家常年没人,有的留守的失能老人来不了。有的对开会比较反感,说,一到地儿,就打电话叫回家,折来折去,啥活也干不成。一般开会放在晚上,硬叫一些老年人来,也确实不安全。

“咱这次开会,让石军一家一家通知。”正杰说。

周六晚上七点半,全体贫困户开会。正杰在村干部的工作群里发了通知。

周五,石军就开始骑着摩托车,进户通知开会。

石军,1.75米的个头,乌发,白净小伙。穿得衣帽整齐,皮鞋擦得锃亮。坐位前,先得摸摸、吹吹,再小心地坐下。

“石军,你这一身穿戴,扶贫不行的。为什?咱要到地头,到贫困户家里去,一身泥一身水是常事。衣着光鲜,太讲究,总是扎个架子,他们觉得你难以接近,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很难的。”

石军点点头。

六点半,大喇叭开始放戏,——《穆桂英挂帅》,音量足,声音传播得很远。

来开会的人,就像天上下雨,开始是零零星星,后来慢慢多起来了。

老人们多,媳妇们多,有的还带着孩子。成年男子少,衣着陈旧。孩子们留在院里,三三两两凑在一块玩手机。

他们进了会议室都喜欢往后坐,给人感觉前空后挤。老雷头、运来干脆就蹲在脚地。

正杰和村干部在台上坐下。刘大民主持会议,杨妮作记录。

“后一排,起来,坐前面来!”“老雷,运来,坐椅子上,蹲在地上干啥?不要狗肉不上桌。”

石军一查人,有十户没来人,都是锁门户。大民看看名字,说给这两户打打电话。石军一打,提示音都是:你打的电话已关机。

白发的老人,暗淡的目光;村里的媳妇并不光鲜的衣裳,没有让人倍感欣喜的生机和活力。

正年看到有两个老人吸烟,下去跟他们耳语几句。

大民介绍沟庙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缺资金、缺技术,因学,这三种情况致贫的近六成;缺劳力,因残、因病致贫的近三成,五保户、低保户近一成。有外出务工的家庭四十九户,——有人外出务工,基本能保证脱贫。养牛三十一户,明年种烟的多了几户,——这些都去烟田里看过。还有几户低保、五保。扶贫的重点应该是因残、因病和无劳力的贫困户。县里出台了很多医疗保障政策,还有小额贷款、技术培训。后天,马蹄乡的刘庄,举办养牛技术培训,每人每天三十元生活补助。正年把这个事组织好,养牛的和想养牛的都要去……

正杰说:“大病有新农合、慢性病新农合补偿、特殊疾病门诊补结,正不断提高补偿比例,最高可达80%;残疾人可申请低保,还有特殊护理补贴;缺技术的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技能型培训,还有免费驾驶培训。刚才,刘支书讲的培训,属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还有小额贷款,还有教育扶贫政策……特别有的对子女教育不重视。乡亲们,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只有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才能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另外要提高教育能力,譬如,孩子玩电子游戏怎么办?”

台下开始议论起来,说话声越来越大。

大民拍了拍桌子,也没静下来。他起身吼到:“夹住,夹住!”

正杰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国家的好政策,咱一项一项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大家实现了怎么办?还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向乡亲们招手。扶贫要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关键是个干字。有人生活恓惶,却懒惰成性,有手有脚,就是啥都不干?自把自己挖坑埋了。”

人们的眼光齐刷刷射向运来。

“我们干部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要做实干家,不做空谈家。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出水才看两腿泥’,也请大家监督我们的工作。”

正杰讲了近四十分钟。结朿时,乡亲们鼓起掌来。几个孩子跑过来,把头伸进门里。

正杰讲完,说;“谁起来,提提意见,想啥就说啥?”

会场上静默了好长时间,没人吭声,

“真没人说,我说两话。”一个老者颤巍巍地站起来。

“老支书,你说。”大民说。

“我叫张全生,前年得脑梗,身体不好,但我脑子不糊涂。我们党的好政策,都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我也看到了。我也当过村干部,很惭愧没让村里人过上好生活。我们信谁呢?我们要信党,信党的干部。我们靠啥?除了靠党的政策和单位帮扶,要靠自己去努力——努力去干些事,不等,不靠……我和老伴都有病,成了贫困户。想干的啥,确实力不从力,但要带好孩子,让儿子安心打工。没事,晒晒太阳,补补钙,让身体好起来……我想,支持两个儿子到外省打工,听说那儿工资高。我的意见:一是想啥法,把留守的妇女组织起,能进厂进厂,能在附近打点工,多增加些收入,——现在不打牌,村里闲人多起来。啥时候村里也能建个厂就好了。二是老年人不会耍手机,这卡那通,都不会操作,村里能不能有这方面的特殊服务。

“好!可以的。”正杰带头鼓掌。

“会后,每户报两项脱贫的产业。我们将来去各家登记上报。散会回家,要注意安全。”

石军入户把各家各户脱贫所定的产业收集完,打开电脑,录入信息。正杰坐在旁边看着。张军超(种植、务工),韩铁民(务工、种植),六成(务工、种植)……运来呢?运来是养牛、种植。脱贫项目集中在务工、种植、养牛。务工要加强,产业要拓展,种植是基础,关键是如何增加收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翟柏坡,微信名般若,洛宁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思客》签约作者。百余篇作品见于《奔流》《牡丹》《洛阳日报》和微信平台,文集《我爱我士》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推出。

#翟柏坡新作《我的村庄》# #记录我的国庆假期# #洛宁城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