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年过30.方娶涂山氏女为妻,又曾为治水而会诸侯于涂山。后来大禹为治水而远离,两情相隔,涂山氏女因怀念丈夫,在涂山之阳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涂山,即今嵩县城西南、伊河北岸、崖口之上,嵩县“八大景”之“三涂雾雨”所在地。
据《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第9页所注:“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皆指此。《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时,武王谓周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岳。”《左氏春秋传》:“晋伐陆浑,请事于三涂。”杜预注曰:“三涂在陆浑。”有众多史料证实,以上事件均发生于嵩县三涂山。
《尚书·益稷》记载禹的话:“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 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云:“夏后帝启, 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水经注·伊水》曰:“伊水又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所著《先秦史》、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诸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在《史学月刊》1986年第3期撰文《涂山地望考辨》,均以为此“三涂山”即古“涂山会娶”之处。
大禹,传说中的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是夏王朝的开拓者,又称夏禹,其父崇伯鲧,是雄踞黄河南岸崇高山(今外方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黄河北岸太行山麓号称为“太岳”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尧在位时,崇伯鲧奉命治理水患,9年治水无功而被杀。大禹接其父位继续治水,吸取以往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其父以堵为主的治水方法,《国语·周语下》载:“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就是根据地势,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方法治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治水的主要地点就在今天的伊(河)、洛(河)、河(黄河)、济(济水)。他疏导洪水入江海,消除了各地水患,整理出九州之地以供农耕,为人民立下了大功,受到尊敬和爱戴,后被推举为夏部落首领,曾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后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
大禹治水期间曾先后疏通了9条大河的河道,伊河便是其中之一。在远古时期,现在的龙门以内为一大湖泊,名曰五洋江,大禹率众首先凿开龙门,使这里的汪洋东流入海,显露出山川地貌;接着又在伊河的上游凿开了崖口,疏通了整个伊河河道。在开凿崖口工程期间,其人马就驻扎在三涂山。大禹的治水精神感动了附近的山民,山民争相为其送水、送饭,其中三涂山附近的称涂山氏女更是被大禹精神所感动,在送水、送饭、送衣过程中,他们逐步产生了爱情,年已30岁的大禹遂在三涂山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对所娶妻子非常满意,称为女娇。《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伊河河水疏通后,为了展示其功绩,遂决定在三涂山召开治水现场大会,通知各地部落首领务必到会,这些众多部落首领,此时已成为各个邦国的酋长。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明参加这次大会的人数及盛况。在这次大会上,防风氏首领因会议迟到当场被杀,禹借此震慑各邦国,建立自己的权威。这些前来参加大会的邦国君长,对大禹朝贡,行君臣之礼,成为夏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 史称“涂山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