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触摸灰砖黛瓦下的历史印迹!安阳古城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现场见闻
安阳新闻网
2024-10-20 19:55:54

走过商业古街,触摸灰砖黛瓦下的历史印迹

——来自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现场的见闻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文/图

正在施工的西大街

西大街旧景(杨振方 摄)

秋雨初霁,金风微凉,西大街渐渐沸腾了起来。备受瞩目的安阳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西大街曾是古城东、南、西、北四条重要商业街之一,东起南大街,西至彰德路。站在鼓楼广场向西望去,“前方施工”的提示牌格外醒目,装载建筑材料的车辆穿行其间,工匠或忙着刷桐油、砌山墙,或忙着修屋顶、补房梁,指挥人员拿着图纸商讨着施工方案。

修缮好的院落

全长约700米,传统街面整治面积约15282平方米(涉及沿街房屋约123栋,立面整治面积约5980平方米,屋顶修缮面积约9302平方米),公有用房修缮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这是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的部分“数字档案”。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8年,仓巷街、西大街及城隍庙——高阁寺街区入选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随着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项目陆续推进,仓巷街、县前街等一条又一条老街逐渐复苏,再现芳华。

“施工人员8月底进场,会着重完成街道整治、重点建筑修缮提升及旅游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工程。”河南润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大街项目现场负责人李明钢说。

施工现场

铺设屋顶

眼下,古城西大街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300余名施工人员在争分夺秒抢工期。多个项目同时开工,街北侧,许多工匠在铺设瓦片;街南侧,工人忙着修缮建筑内部。目前,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施工进度已超过西大街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总工程量的30%。“生于这儿,长于这儿,实在是故园难舍。盼着完工后,老街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提升,让留在这儿的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全盛郑家老粉坊第12代传承人郑斌对记者说。

作为古城内传统建筑遗存最为密集的街区,西大街有清代建筑,也有民国时期的建筑等,建筑类型丰富多元,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随着保护传承意识逐渐增强,我市不断探索,如何留住老街传统格局,延续历史文脉,形成整体协调、和谐共生的古城风貌?

外立面完成修缮

漫步百年老街,一些建筑已经完成修缮,青砖砌墙、青瓦覆顶,门窗隔扇式样繁多,木雕、砖雕精妙传神,老街新貌初现。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指着一间正在修缮的老屋对记者说:“我们坚持‘一院一方案,一院一评审’,照图施工,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能用的原有建筑拆下的瓦、砖、柱子等全都用上,尽量保持建筑物原貌。”

走进一处院落,丛丛翠竹倚墙而植,一院花树迎风摇曳,满目翠色,处处皆景。“玻璃罩保护起来的部分是建筑原有墙体,边缘则是修缮后的。对比之下,游客可以更清楚直观地感受到古街古建的沧桑与厚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与设计科科长杨朝中介绍。

触摸老街的一砖一瓦,感受烟火氤氲的古城风韵,倾听着古建筑背后的传奇故事。40号院曾是德聚诚老店,124号院曾是中国银行旧址,118号院是民国居住建筑……短短的老街,说不尽的历史。

“比如这个院子,追溯历史,了解到它是民国时期大和恒面粉厂旧址。”杨朝中站在街边感慨,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一面上下雕花的影壁墙,一扇样式独特的六角门,一件精美的瓦当或山花构件,留住的是记忆,为老街增添了独特魅力。

走过历史。西大街两侧理发店、小饭馆、百货商店等多不胜数,车辆与行人络绎不绝,满满都是生活气息。“我20多岁就来到西大街生活了,以前晚饭后,大家都爱到鼓楼广场坐坐,如今老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希望保护提升项目能留住老街的繁华。”62岁的翟秀英充满期待。

正在修缮的老建筑

刷桐油

室内施工

清运垃圾

曾经,西大街是古城商业中心。项目完工后,如何为老街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古街区’与‘新业态’融合碰撞,是很多地方的成功经验。”站在西大街西口,杨朝中看着手中的规划图告诉记者,“图上画的就是这里。将来,相关部门会借鉴已有经验,在保护历史遗存基础上,延续传统商贸特色,将西大街打造成融合老业态复兴和新业态植入、传承历史风貌和古城格局的宜居、宜商、宜旅的文化街区。”

“今后一定要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将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串联起来,方便游客沉浸式游古城。”看到记者在沿街采访,热情的赵克云激动地说,“在这条街做生意20多年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新的店招与幌子,就等着开街呢!”

(来源:安阳融媒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