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西域与中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举办。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琴、深圳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任志录、央视《国宝档案》编导翁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科翔、正观新闻总编辑李韬、河南日报首席记者张体义等来自考古、博物馆、媒体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来通杯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唐朝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今年12月底,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将举办“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展出近百件唐杯和来通杯相关藏品,这将是国内首个“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品种丰富、地域广泛,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观赏性、艺术性。
此次研讨会的焦点之一是“来通杯”的起源与发展。“来通”也叫“Rhyton”,起源于希腊,是一种角状杯,多为山羊、牛、马、鹿等草原动物的头部造型。液体从上端流进,从下端动物细小的口中流出,部分还在出口处有管状的注子。在早期,来通杯主要用在礼仪和祭祀活动中。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来通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唐代都城长安。尽管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有类似形制的器物,但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来通杯”还是受到了唐朝人的欢迎。唐人对西域文化进行吸收借鉴,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使得来通杯逐渐与中国本土的酒文化和审美情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来通杯文化。这种杯子在皇室和贵族中广泛流行,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研讨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琴表示,来通杯在南北朝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至唐朝时,已与中国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孕育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器型。她建议,本次展览可紧扣“丝绸之路与来通杯的文化交融”这一主题,深入挖掘、展示来通杯从传入到本土化的发展脉络。同时,在展览中融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学术价值。此外,她还提议将广为人知的《襄阳歌》中提及的“鹦鹉杯”元素融入展陈设计,通过这一文化符号,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观众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更直观地感受到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
深圳市考古研究原所长研究员任志录在研讨会上表示:“来通杯不仅仅是一种饮具,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中西文化在一段时期内的交流和关系。唐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希望通过来通杯,可以为观者展现大唐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和精神气质。”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何一昊也分享了他的观点:“来通起源于波斯,流传于古希腊,在南北朝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有类似形制的器物,在南北朝时期与来通杯相融合。到唐朝时,中国的来通杯已出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呈现了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现象,纵观来通造型在陶瓷中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兼容性和凝聚力,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器物传播、继承、创新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进一步诠释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进行总结发言时表示,在中国陶瓷器的辉煌发展历程中,其艺术风貌与技艺精进无疑受到了来自佛教、西域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些外来文化的融入,不仅为中国陶瓷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独特的韵味,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其技艺的革新与风格的演变。唐代作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其成就并非单纯依赖外来文化的直接影响,而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借鉴的结果,来通杯便是最好的例子。
研讨会上,翁艺等媒体界代表还就陶瓷文化的公众传播、如何吸引观众通过陶瓷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