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京之音]王博生老师热评马华松诗集《黄河颂歌》
黄河诗人
2024-10-24 11:31:05

 时代之声,诗意绽放

——简评马华松诗集《黄河颂歌》
                
文/王博生   

       在当代诗坛,马华松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闪耀着光芒。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诗歌充满激情,多年来对诗歌创作持之以恒。

       马华松的诗歌题材广泛而深刻。从“唱响幸福河”六部曲到“文化产业”“老字号”“大美三门峡”等三部曲,再到“歼疫”三部曲,他的笔触涵盖了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多个领域。以《黄河颂》《秦岭颂》《砥柱颂》等为代表的作品,展现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与敬畏。黄河的雄浑、秦岭的巍峨、砥柱的坚毅,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追寻与歌颂。
       其诗歌《天鹅颂》《仰韶之光》等在众多媒体平台刊播发,足见其作品的影响力。这些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天鹅颂》描绘了三门峡的自然美景与生态和谐,让读者对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仰韶之光》则挖掘了古老文化的底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此外,他的作品《利剑净“网” 护苗成长》荣获沿黄九省“扫黄打非·护苗”诗歌大赛优秀奖,这不仅证明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社会现实题材方面,“歼疫”三部曲展现了诗人在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用诗歌记录时代的苦难与抗争,给予人们勇气和希望。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奔腾不息地流淌在中华大地之上。诗人马华松以黄河为主题,创作了《黄河颂》诗歌以及系列作品,用深情的笔触和激昂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伟大。这部作品凝聚了诗人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

       在《黄河颂》中,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黄河的波澜壮阔。诗歌开篇,“天龙出雪域,奔流走东海;万里入胸怀,颂歌传千载。”以宏大的气势勾勒出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壮丽征程,奠定了整首诗的豪迈基调。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从懵懂少年到知天命之年,对黄河的情感不断升华,那份深情眷恋与咏叹,让人感同身受。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将读者带入了黄河的世界。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河的波涛汹涌、一泻千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雄浑与力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黄河两岸的描写,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广袤与富饶,以及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生不息。
       “黄河之畔,古老的文明在绽放。岁月流转,历史的画卷在铺展。”这句诗中,诗人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歌颂,也在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韧。
       诗歌中,诗人用“黄河,你是大地的血脉,流淌着生命的旋律。黄河,你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这样的诗句,将黄河比作大地的血脉和历史的见证,形象地表达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华松的《黄河颂》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展现出黄河的雄浑气魄与深厚历史底蕴。

       黄河在诗人笔下,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她头枕巴颜喀拉山,脚蹬浩瀚大海,九曲蜿蜒的躯干和汹涌澎湃的血液,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生命力。她的筋脉相连,乳汁滋养着大地,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璀璨历史。诗中列举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一处处文明遗迹,女娲补天等一个个传奇故事,如珍珠般镶嵌在母亲胸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雄姿与骄傲,智慧的光芒和伟大的创造。

       黄河历经岁月的风蚀和磨难,却从未屈服。从冷兵器时代的刀伤到热兵器时代的弹痕,黄河始终以不屈的意志抗争着。《怒吼吧,黄河》和《黄河大合唱》的旋律,筑起了钢铁屏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黄河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砥柱中流的“图腾”。
       新中国的成立为黄河带来了新的春天,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让“黄河宁、天下平”的梦想成真。如今,在新征程中,黄河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儿女肩负时代荣光,践行发展理念,构建生态长廊,传播文化故事,为黄河的未来谱写壮丽赞歌。
       马华松的《黄河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黄河的自然之美,又挖掘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这首诗是对黄河的礼赞,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    诗人还通过对黄河水的描写,展现了黄河的温柔与坚韧。“黄河之水,清澈而甘甜,滋润着万物生长。黄河之水,浑浊而厚重,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这句诗中,诗人既写出了黄河水的清澈甘甜,也写出了黄河水的浑浊厚重。黄河水的清澈甘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和美好;黄河水的浑浊厚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总的来说,马华松的《黄河颂》,以不同的视角和情感,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伟大。不仅是对黄河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歌颂。诗人用深情的笔触和激昂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马华松和石英老师

       马华松的诗歌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常常以细腻的笔触去探索人生的意义、人性的复杂以及世间的冷暖。在他的笔下,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被赋予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陷入沉思。他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都通过诗歌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其诗歌的善于抒情,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马华松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精妙的修辞,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他都能以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不简单,平实而不平庸,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的深度和力量。
       此外,马华松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素材,创作出了许多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对友情的赞美,这些情感都是人类共通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当我们阅读他的诗歌时,仿佛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诗人与我们之间的心灵相通。
       总之,马华松的诗歌是时代的回声,是情感的抒发,是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黄河颂》这样的优秀诗歌作品,让我们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10.21 于超然居

作者:王博生,人人文学网总编辑、人人文学奖创办人、中国诗歌诗词春晚及中国书画春晚总导演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