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冬日创作季#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第十七篇:论语·阳货篇
【本篇引语】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
【原文】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注释】▲上知:上等智慧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季氏篇》16.9“生而知之者,上也。”
▲下愚:性格孤僻,不谙[ān]人情世故之人。《季氏篇》16.9“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儒家对人的分类,有“上知”、“中人”和“下愚”三种类型。“上知”是“生而知之者”;“下愚”是“困而不学”;而“中人”是指“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这两类人。
“唯”的本义是高声应答。又可以解释为:只有。用于句首,无实义。
“与”的本义是赐予,施予,给予。这里是和,跟的意思,如正确与错误。
本章最关键的是“移”字。
“移”的本义是把稻秧从苗田起出,栽种到大田里去,这里是指一个人“学”圣贤之道之后的状态。
“上知”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宇宙规律,他本身就是践行圣贤之道、礼乐之道的人,一切按照正确的方式做人做事,即使处于九死一生的处境,他们也不会“移”,把圣贤之道从自己身上“移”开,放弃他们的思想信仰。
孔子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他通过学习,觉悟了人生大道,所以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礼乐教化之道,栖栖遑遑,还“明知不可而为之”,别人想“移”他的志向,当然不容易了,这就是“不移”的典型。
“上知”是“守死善道”,他们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任凭风吹浪打,他们的志向就是坚定不“移”的。
“愚”的本义是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引申指不通达。《荀子》记载:“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段话的大意是,能够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才是智慧的表现;把错的认为是对的、把对的认为是错的,那是愚的表现。
“下愚”也是“不移”的。
《论语•学而篇》记载:“学则不固。”“下愚”他们不学,思想自然就会顽固不化,只是固守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东西,不愿意接受礼乐之道的教化,也就是说他们很难“移”,把圣贤之道复制到他们的身上。
有些时候,“下愚”并不是他们智商不够,而是思想上不肯“移”,他们是骨子里拒绝“移”,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学习礼乐教化,不愿意把圣贤之道“移”到自己的身上。更有甚者,“下愚”看到行善积德的人,践行推行礼乐教化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很愚痴,甚至耻笑这些人。
“上知”“不移”和“下愚”“不移”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上知”和“下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一种是坚持圣贤之道,终身奉行,绝不“移”开;一种是不愿意接受圣贤之道的教化,执迷不悟,油盐不进,坚决不让圣贤之道“移”到自己的身上。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上知”更具智慧,“下愚”更加愚笨。
承接上一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都差不多,只有两种人不容易被外部环境改变,上智的人不需要改变,下愚之人不想改变。
上知与下愚是人类智力的两个极端,很难改变的;但是这两类人很少,大部分人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是可以改变的。孔子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是大部分人是可以改变的,以此来激励弟子积极地去修行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这些介于“上知”和“下愚”之间的人,“移”和“不移”,关键在自己!
“移”不是说去改变别人,而是说把圣贤之道“移”到自己身上,复制到自己的行动中。
一个人在世上要活的有价值,有尊严,最关键的是自觉接受礼乐教化,积极践行圣贤之道,这样呢,你就会逐渐成为“上知”的;相应地,如果没有一颗学习上进的心,你就会“移”为落后,成为“下愚”,这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