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父母对孩子关心,反而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三招帮助提升专注力
展旗教育
2024-08-27 22:04:00
“人之于学,不专则不能,虽百工其业至微,犹不可相兼而善,况君子之道也。”

很多父母在谈到关于孩子专注力的时候都是一脸愁云,他们对孩子的专注力表示不太满意。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注意力分散、看书看不到三五分钟、学任何技能都坚持不了几天等等,这些都在日常生活里最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专注力不够的直接体现。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其实这很好理解,哪怕是天才,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需要专注力,如果不能集中精神那任何事都不可能做成,也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天才了。

很多家长对于专注力的理解仅限于字面的意思,就是做事要注意力集中,不能分散注意力。

但对于专注力更多、更深的含义就并不了解了,其实专注力之所以非常重要,那是因为专注力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做事、做人能否成功的基础。

那么专注力到底包含了什么含义呢?


专注力到底是什么

专注力是一项技能。坐在桌子前画两个小时的画?练琴一个小时?练舞蹈40分钟?这些并不代表就是就专注力,这只是专注力表现之一。

那么,看20分钟的书、玩半个小时的积木就会影响专注力的培养吗?也不绝对,专注力是一个项技能,一项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的通用技能。

专注力是天生就存在的,只不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专注力的表现有所不同,而且时间更是有一定的差距。有研究机构通过研究表明,从2岁—13岁的儿童在专注力时间长度的范围是从10分钟—30分钟上。如下图:



这个数字在理论上说明了孩子的专注力时长,但是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组理论数字,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对应的数值。

专注力是一个学习过程。无论孩子在做什么,当他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他都能从中获取到某种知识或某项技能,也有家长说看动画片能学什么,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什么都没学会。

学习需要两方面支撑,一个是专注,另外一个是思考,如果光专注而不思考那的确没有用。


很多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只是专注地看,这是一个行为动作,但这不是专注力。怎么去理解呢,就是说一个孩子可以在电视前面不动地看两个小时动画片,可却不能在书桌前认真看书10分钟。

所以,孩子专注地干某件事跟一个孩子有很强的专注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专注力一定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专注力是兴趣培养的基础。从心理学上讲,我们只会对感兴趣的人、事、物专注,反之,对没兴趣的就不可能去关注它,更不用说专注。

比如有些孩子对钢琴没兴趣,那么就会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做作业就要喝水、吃东西的原因,因为没兴趣。

但是,从小就有很强专注力的孩子会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是那些只有三分钟热火劲的孩子,虽然也会有兴趣的产生,但因为没有专注力也不可能对此有真正的兴趣以及持久力。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专注力的表现是长期的,而不是个把小时,换句话说,一个有专注力的孩子必然做事踏实、善于思考。

按上面图中的显示,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专注力时长,但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说,“我儿子小时候看书可认真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大越看不下去了”;

“我们家孩子一到练琴的时候屁股上就像长草一样,根本坐不住,我们说她也不管用”;

“我给我们家孩子把吃的、喝的都准备好了放在他面前,想着他别分心可还是不管用”。

在我看来,家长的这些抱怨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就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讲,孩子专注力差的核心原因都是出在家长身上,要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那不如家长先改掉自己的那些“坏习惯”。


家长是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主要原因

既然每个孩子的专注力都是天生的,那为什么还说是家长的原因呢?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尤其是一些老人把自己孩子的专注力破坏掉了。

蒙特梭利名言所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ㄨ.肆意被打断。“宝贝,来先吧这水果吃了”、“孩子休息会吧,喝点水”、“乖,坐着累不累,要不要给你拿个垫子”,是不是这些话都非常熟悉,当孩子本来很专注地去看书、玩玩具、搭积木的时候,这些声音就不时地出现了,而且多出自于隔辈的身上。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专注力比喻成一只极容易受到惊吓的小鸟,当你接近它的时候,它马上就会飞走了。

试想一下,孩子本来注意力很集中,突然一个身影走过来,手中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放满了各种水果,水果上面还有一根根牙签,如果孩子不吃,甚至会“强迫”孩子必须吃一个,孩子总是被这种情况所打断,家长或许认为就吃块水果就影响专注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因为经常性的被打断,所以孩子的专注力随着年龄增大反而减弱。


ㄨ.刻意训练。既然专注力是可以后天训练的,有些家长就希望通过训练的方式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的确,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是方法能够有效地加强孩子的专注力,但是如果方法使用错误,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比如,家长强迫孩子在规定时内必须完成某件事,如果没完成就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这种作法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只关注了短期专注力却忽视了长期的专注力。上面我们说过,专注力的表现是长期的,而不是某一时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专注力足够强,那么可能在30分钟之内就写完了作业,另外一个孩子总是分心的话,3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写完作业。这种表现并不会只在一次写作业上体现,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习惯表现。


ㄨ.过度培养。或许是因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有一定的技能,这样才可以应对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就给孩子报了很多个兴趣班。

从三岁开始学钢琴、学轮滑、学英语,然后再大一点的时候女孩学舞蹈、男孩学功夫,上学之后数学提高班、书法研习班、计算机编程辅导,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兴趣班,孩子一天比家长上班都忙,就算是这样,家长还担心孩子学的不够多、不够全,做不到面面倶到。

一个孩子身上有五、六个要学的兴趣班,哪一个都不学不好学不精。“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则两不成”,过度培养会让孩子失去专注力,或许在这些里面有孩子感兴趣的事,那就让孩子更专注于某一项兴趣吧,这反而还能有机会做出成绩。

写到这里,其实很多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专注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那关键的问题是以后应该怎么办,才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更好地提升孩子专注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由有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组成的,而就是这些小事却有足够的能量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包括专注力的提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三招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不要干扰。当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不管出自心理的哪个方面原因都不要去打断孩子的这种专注。


《生物钟优势》的作者马修博士认为,如果在专注的过程中频繁被打断,那么就会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在认真地看书、绘画、搭积木的时候,不要打扰孩子,甚至不要去跟孩子说话,这一点也要提醒那些平时照顾孩子的老人。

一旦中途过程被干扰,孩子不可能马上恢复到刚才全神贯注的状态,或许干扰的时间的很短,就一两句话的时间,但是要付出的成本会很大,认真学习一个小时,中间被打断2分钟,可能就需要2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恢复到当初的状态,所以,不要去干扰正在专注的孩子。

√.陪伴一起加入。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让自己所玩、所学的事中途停掉,这时候家长是最好的辅助帮手。

而且,家长也是孩子最好的模仿榜样,所以,家长的陪伴是尤为重要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同一件事或者玩同一个游戏。在家长的帮助下,使孩子的专注力更为集中。


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孩子在的小时候无论是在力量方面还是动手能力方面都会弱一些,所以,需要家长的辅助,在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里,父母只是要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全是自己做了,让孩子在旁边看着,如果没有参与性,不用说培养兴趣,恐怕看一会就没兴趣了。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目前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为此我整理了5种方法,供大家可以尝试。

1.和孩子一同制定时间计划。没有计划的做事,事情一定做不好。所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就某件事,比如就写作业制定的一个时间计划,每天用多长时间来完成,如果每天都能达到目标那么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是一件长期的计划,不是只制定一周、一个月,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舒尔特表格。这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有效果的一种提升专注力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5*5的方格中将1—25的数字随意写在表格中,然后让孩子按顺序指出这25个数字。


3.连数字游戏。将图片中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起来。



4.番茄时钟。番茄时钟的方法应该很多父母都听说过,我们用一个番茄时钟并设定一个时间,比如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只做一件事,然后休息5分钟,接着继续。



5.拼图与搭积木。千万不要小看这两款小游戏,但对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空间想像力,以及细节的观察力。



回到本文开头,这段话出自北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的《长兴集》,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但不能专一的话,就不能使人进步,即使像手工艺这样极小的事也不可能兼顾并且熟练,那更何况作学问呢。

专注力是学习的基础、兴趣的基础,孩子缺乏专注力有一部分原因是由家长的无意识干扰造成的,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专注力问题,除了使用科学的方法之外,家长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还要保持耐心,这样才能看到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