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过度吹捧“挫折教育”是孩子的“成长良药”还是“心灵毒药”?
婉婉育儿
2024-10-25 07:50:02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挫折教育” 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良药,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挫折教育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心灵毒药,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那么,挫折教育究竟是成长良药还是心灵毒药呢?

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会使我们更强大。” 这句话似乎为挫折教育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爱默生也说过:“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 不然就等于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挫折可以让他们的善良带有坚韧的锋芒。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挫折教育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当孩子面临挫折时,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困难、调整心态,从而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比如,孩子在参加比赛失利后,通过反思和总结经验,下次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孩子在经历挫折后进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努力改进。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果挫折教育实施不当,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过度的挫折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自卑,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蒙台梭利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如果孩子在挫折中受到过多的打击,他们的心灵可能会关闭,变得胆小怯懦。例如,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总是批评孩子的失败,而不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这可能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通过对挫折教育的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适度和正确的实施方法的重要性。爱默生说过:“只要你下定决心,宇宙都会来帮你。” 当我们决心以正确的方式实施挫折教育时,我们会仿佛得到一种助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比如,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教育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对于年幼的孩子,挫折的程度应该适当降低,以鼓励他们积极尝试为主;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挫折的难度,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家长和老师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把握好度。不能为了让孩子经历挫折而故意制造困难,也不能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过度保护。
另外,社会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有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挫折教育既可以是孩子成长的良药,也可能成为心灵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实施。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用适度的挫折和正确的引导这股温柔的水流,雕琢孩子的心灵,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