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人以玦 反绝以环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玉玦鉴赏
《荀子•大略》曰:“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意即:拒绝推辞别人用玦,和好恢复关系用环。句中的“玦”,即玉玦,其状如圆环形,扁平而有缺口,正如《广雅》所云:“玦如环,缺而不连。”
玉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流行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期到汉代均有制作。新石器时期的玉玦,制作工艺简单古朴,光素无纹。到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玉玦制作精巧细致,突出美感,大多装饰有精美的纹饰。汉代以后慕古之风盛行,玉玦的制作主要以仿制前朝式样为主,鲜有新意,并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功用。明清至今,玉玦主要作为收藏品为人们所珍爱。
这里我们选取20世纪90年代三门峡周代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玦介绍如下,以供读者鉴赏。
图1 人龙合纹玉玦(M2009︰954)正面
图2 人龙合纹玉玦(M2009︰954)背面
图1、2为人龙合纹玉玦,出自M2009墓主虢仲的脑后,出土时已断为两截。外径9.5厘米,内径6.5厘米,厚0.2厘米。青玉,深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或黄白色斑。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正面饰双首龙纹,在玦的缺口处两龙头相对,张口,椭圆眼,龙身饰对称侧视人面纹;背面饰重环纹。
图3 人龙合纹玉玦(M2009︰967)正面
图4 人龙合纹玉玦(M2009︰967)背面
图3、4为人龙合纹玉玦,出自M2009墓主虢仲的脑后,出土时已断为三截,与图1玉玦应为一对。外径9.5厘米,内径6.5厘米,厚0.2厘米。青玉,深冰青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正面饰双首龙纹,在玦的缺口处两龙头相对,张口,椭圆眼,龙身饰对称侧视人面纹;背面饰重环纹。
图5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09︰966)
图5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09墓主虢仲的头部左侧。外径3.9厘米,孔径1.4厘米,厚0.35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全部分受沁呈姜黄色或黄褐色。质地润泽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头上有角,张口,椭方形目,曲体,龙身饰变形云纹;背面光素。
图6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09︰975)
图6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09墓主虢仲的头部右侧,与图5玉玦为一对。外径3.9厘米,孔径1.4厘米,厚0.35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全部分受沁呈姜黄色或黄褐色,正面受沁处有鸡骨白和墨斑。质地润泽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头上有角,张口,椭方形目,曲体,龙身饰变形云纹;背面光素。
图7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2︰105)
图7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的右耳处。外径3.85厘米,孔径1.2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棕褐色。质地润泽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龙张口,直角,椭圆形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8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2︰147)
图8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的左耳处,与图7玉玦为一对。外径3.9厘米,孔径1.25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质地润泽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龙张口,直角,椭圆形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9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2︰103)
图9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头部左侧偏远处。外径4.6厘米,孔径1.7厘米,厚0.55厘米。青玉,豆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龙张口,直角,椭圆形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0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2︰108)
图10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头部右侧偏远处,与图9玉玦为一对。外径4.65厘米,孔径1.75厘米,厚0.5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缠尾双龙纹,龙张口,直角,椭圆形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1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1︰438)
图11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1墓主太子头部左下侧偏远处。外径4.6厘米,孔径1.6厘米,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棕黄色斑点。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阴线缠尾双龙纹,龙张口,圆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2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1︰440)
图12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1墓主太子头部右下侧偏远处,与图11玉玦为一对。外径4.6厘米,孔径1.6厘米,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棕黄色斑点。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阴线缠尾双龙纹,龙张口,圆目,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3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1︰439)
图13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1墓主太子颈部左侧偏远处。外径3.4厘米,孔径1.1厘米,厚0.6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棕黄色斑点。玉质细腻,半透明。形体较小,正面饰阴线缠尾双龙纹,龙张口,圆目,直角,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4 缠尾双龙纹玉玦(M2011︰441)
图14为缠尾双龙纹玉玦,出自M2011墓主太子颈部右侧偏远处,与图13玉玦为一对。外径3.4厘米,孔径1.1厘米,厚0.6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棕黄色斑点。玉质细腻,半透明。形体较小,正面饰阴线缠尾双龙纹,龙张口,圆目,直角,尾部交缠在一起;背面光素。
图15 鱼尾龙纹玉玦(M2012︰116)
图15为鱼尾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的胸部。外径4.15厘米,孔径1.5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受沁处有少许黄色斑点。玉质温润光洁,透明。正面饰浅鱼尾龙纹,龙方口,有角,臣字目,单爪,鱼形尾,龙身满饰双排鳞纹;背面光素。
图16 鱼尾龙纹玉玦(M2012︰117)
图16为鱼尾龙纹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的胸部,与图15玉玦为一对。外径4.1厘米,孔径1.45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受沁处有少许黄色斑点。玉质温润光洁,透明。正面饰浅鱼尾龙纹,龙方口,有角,臣字目,单爪,鱼形尾,龙身满饰双排鳞纹;背面光素。
图17 人纹及龙纹玉玦(M2006︰91)正面
图18 人纹及龙纹玉玦(M20069︰91)背面
图17、18为人纹及龙纹玉玦,出自M2006墓主孟姞的颈部左侧。外径4.8厘米,内径1.8厘米, 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背面受沁有墨斑。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人纹,其主体纹样为侧视人首,椭圆形目,隆鼻,云纹大耳,无下鄂,头上有细长发,长发前有刘海与额发平齐,后长披至肩上,人首纹下与一龙形单爪相接;背面饰连体龙纹,其主体纹样为一卷鼻吐舌、大眼角、臣字目的顾首龙纹,其下与另一组椭方形目、吐长舌之相背龙纹连接,龙身上饰有細丝纹。
图19 人纹及龙纹玉玦(M2006︰88)正面
图20 人纹及龙纹玉玦(M2006︰88)背面
图19、20为人纹及龙纹玉玦,出自M2006墓主孟姞的颈部右侧,与图17为一对。外径4.8厘米,内径1.8厘米, 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背面受沁有墨斑。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人纹,其主体纹样为侧视人首,椭圆形目,隆鼻,云纹大耳,无下鄂,头上有细长发,长发前有刘海与额发平齐,后长披至肩上,人首纹下与一龙形单爪相接;背面饰连体龙纹,其主体纹样为一卷鼻吐舌、大眼角、臣字目的顾首龙纹,其下与另一组椭方形目、吐长舌之相背龙纹连接,龙身上饰有細丝纹。
图21 人面纹玉玦(M2013︰32)
图21为人面纹玉玦,出自M2013墓主醜姜的头部左侧。外径3厘米,孔径0.8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成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系由旧玉改制而成,并保留了原器的部分纹样。正、背两面纹样相同,主要部分为阴线人面,人的眼、眉、耳、发尚存,因钻孔鼻部被毁。
图22 凤鸟纹玉玦(M2013︰33)正面
图23 凤鸟纹玉玦(M2013︰33)背面
图22、23为凤鸟纹玉玦,出自M2013墓主醜姜的头部右侧。外径3厘米,孔径0.9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成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系由旧玉改制而成,并保留了原器的部分纹样。正面为高冠回首凤鸟纹的主要部分,背面为部分云纹。
图24 刻纹玉玦(M2006︰87)
图24为刻纹玉玦,出自M2006墓主孟姞的颈部右侧。外径3.1厘米,内径1厘米,厚0.4厘米。青玉,深冰青色,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系用它玉改制而成,正面保留有原器的部分斜刻纹;背面光素
图25 刻纹玉玦(M2006︰92)
图25为刻纹玉玦,出自M2006墓主孟姞的颈部左侧,与图24玉玦为一对。外径3.1厘米,内径1厘米,厚0.4厘米。青玉,深冰青色,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系用它玉改制而成,正面保留有原器的部分圆角刻纹;背面光素。
图26 素面玉玦(M2012︰145)
图26为素面玉玦,出自M2012墓主梁姬的的脑后正中处,可能为发饰中的组件。外径2.2厘米,孔径0.7厘米,厚0.2~0.4厘米。青玉,浅豆青色,受沁处有黄褐斑。质地温润细腻,半透明。正面外缘斜削,形成双台面。素面。
图27 素面玉玦(M2010︰134)
图27为素面玉玦,出自M2010墓主的头部左侧。外径2.45厘米,孔径1.05厘米,厚0.5厘米。青玉,浅青灰色,因受沁呈黄白与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素面。
图28 素面玉玦(M2010︰135)
图28为素面玉玦,出自M2010墓主的头部右侧,与图26为一对。外径2.45厘米,孔径1.05厘米,厚0.4厘米。青玉,浅青灰色,因受沁呈黄白与灰白色。玉质较细,微透明。素面。
关于玉玦的用途,古今说法颇多。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四种:
1.玉玦用作耳环。从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玦情况来看,出土时位置在耳部的情况不在少数。如虢国墓地M2013醜姜墓出土的玉玦,就位于墓主头部两侧耳部处,应该是戴在耳朵上的饰物。
2.玉玦用作佩饰。玉玦作为佩饰使用的功能,普遍被考古及文物学家所接受,不但历史文献多有记录,而且考古发掘也能进一步考证。如《左传·闵公二年》载:“佩之金玦”;《庄子》亦载:“儒者授佩玦者,事至而断”;《礼记·内则》云:“右佩玦”。再如虢国墓地M2009墓主虢仲脑后出土的较大型玉玦,就是用作发饰的佩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亦曰:“玦,玉佩也,从玉,夬声。”大概就是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用法及说法。
3.玉玦用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如《荀子·大略》中所云:“聘人以圭,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4.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如《白虎通》中说:“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庄子》中亦说:“儒者授佩玦者,事至而断。”意指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高士,遇到某些需要做决定的事情能够当机立断,才能够佩戴玉玦。《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左传·闵公二年》亦有“公与石祁子玦”的记载。晋杜预注:“玦,玉玦……玦,示以当决断。”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玦以小型玦为主,且多成双成对地出土,其形制均作片状扁平体,中孔较小。大多数玉玦有装饰纹样,素面玦较少,纹饰以缠尾双龙纹为主,还有少量的人龙合纹、鱼尾龙形纹、刻划纹等,纹饰线条皆有流畅感。材质均为青玉,其质地细腻,半透明或微透明。工艺雕琢精细,做工十分精致,有的玦系旧玉改制而成。
从虢国墓地出土玉玦的位置看,这些多出于墓主的脑后正中处、头部左耳处及胸部、右耳下颈部,其实只是一种耳饰或佩饰罢了,并非是“赐环则还,赐玦则绝”的意思。这种寓意可能是春秋晚期至战国以后人们根据玦的形状而衍生出来的,至少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墓地还未发现有此种寓义的迹象。
(作者: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杨海青 杨鸿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