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读书:假期,你娃在度假,还是在读书?
陈述之
2024-09-03 22:13:07



"我们一个班15个人。"
"我们一个班,120多个人。"

年前聚会,谈起中学生活。
北京的同学无法想象,一间教室怎么坐下120人。

河南的同学也惊叹,一个班竟然只有15个人。
但,现实确实如此。

北大教育学院的林小英博士,历时3年,调研6个省份,给出她的研究。让县中的状况被看见,也让孩子有机会自我观察。

北大教育学院的林小英博士,历时3年,调研6个省份,给出她的研究。让县中的状况被看见,也让孩子有机会自我观察。

我经常困惑,哪里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

山河四省学生的考试压力,有目共睹。
我曾经身在其中,优哉游哉度过了初高中。放假玩手机,打游戏,帮家里做一些农活儿。

压力大吗?大!但身在其中,难自知。
我也听过北京孩子的故事,有学生在初中学完了高中数学,有学生三年未休过一整天。

可能,他们比县中的孩子压力还大。



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放假不读书,天天抱着手机玩。
经常听学生感慨,听天由命,不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
经常听老师抱怨,领导瞎指挥,学生管不住,家长撂挑子……

无法否认,县中的孩子缺少对未来的期待,缺失对生活的规划,缺乏对学习的主动。

在县中的教育中,老师、家长、地方领导,都无法给出超越自己条件的答案。

这背后,有县乡的经济现实原因,有教育改革的历史困境,有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家长的见识和教育能力。

县中的孩子,应该怎么发展?现实没给我们标准答案,也没留下试错的机会。



教育不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林小英在书中提到一句,当伤痕累累的孩子进入社会时,很难说受到伤害的到底是"他们"还是"我们"。

我们如果想改变什么,也应该设身处地地想想,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该如何行动。

这本书,真诚希望所有的县中老师,所有的家长,读一读。
为未来,为"我们的孩子"……



♡ >> 
⏸阅读链条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美国有钱人的校园里,穷学生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

《小镇喧嚣》,吴毅
像小说一样的研究,深度解析乡镇博弈,读懂小镇逻辑。



 #创作挑战赛五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