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孩子的 “厌学情绪”,是家长 “功利教育” 的副作用吗?
教育时光
2024-11-26 21:29:33
孩子对学习心生抵触、缺乏兴趣?说不定是家长长期秉持的功利性教育观念与过度注重成绩结果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之路上丧失了内在动力。

以孩子厌学受家庭影响为例,看似只是孩子个人对学习的态度问题,实则根源深植于家庭的教育导向与家长的价值评判:


谁让孩子陷入 “厌学泥沼” 的?不就是那些只看重分数名次、将学习功利化且忽视孩子学习体验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厌学应对最核心的,往往是善启,是一种精心点燃与巧妙引导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唯成绩论”,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需呵护


家长们普遍爱 “把成绩当作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 这在家庭学习辅导与教育期望中极为常见。


孩子考试取得高分,家长就喜笑颜开,给予各种物质奖励;一旦成绩不理想,家长便满脸愁容,严厉批评指责,全然不顾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也不关注孩子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探索。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 “唯成绩论” 如同冰冷的枷锁,孩子则在一旁 “压力倍增”,逐渐将学习视为获取奖励或避免惩罚的手段,而非自我成长与知识追求的途径。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望孩子有个好未来”,殊不知,长期的 “唯成绩论” 成了孩子学习兴趣培养的 “拦路虎”,反而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对学习产生厌倦与抵触情绪。


譬如孩子对绘画有浓厚兴趣,但因为绘画不能直接提升学习成绩,家长就禁止孩子参加绘画兴趣班,要求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主科上。孩子在被迫放弃自己热爱的事物后,对学习也越发失去热情。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学习兴趣杀手”。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学习上完全失去主动性,出现逃课、逃学等严重问题时,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厌学助推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在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看到孩子的数学成绩比上次下降了几分,便大发雷霆:“你怎么学的?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考得多好,你是不是不想上大学了?” 孩子满心委屈与失落,原本对学习的那点热情也被这一顿责骂浇灭,开始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


家长困惑发问:“我只是想激励他好好学习,怎么他就越来越厌学了呢?”


殊不知,功利心再重,也不如关注一次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与收获。


02 家长的功利导向,其实是孩子厌学的根源


无数次的分数至上、兴趣打压、压力强加,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厌学基因”。


为何厌学?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学习中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渴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得到家长对自己全面成长的认可。


每一个 “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都是一个潜在的 “厌学诱因”。家长们总喜欢以成绩为唯一标杆,限制孩子在兴趣爱好、综合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孩子内心对丰富学习体验的向往。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功利导向的方式对待孩子学习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厌学情绪”。


譬如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整天就知道看那些闲书,也不把时间用在学习课本知识上。”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将课本知识与所谓的 “有用学习” 划等号,限制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这些书籍本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更多乐趣与灵感。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课余时间偷偷看一本科幻小说,被家长发现后,家长一把夺过书扔到一边:“看这些有什么用?能提高你考试成绩吗?” 孩子的阅读兴趣被打击,在学习课本知识时也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因为他失去了从课外知识中汲取营养、丰富学习体验的机会。


结果呢,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消极,不仅对课本知识缺乏兴趣,对整个学习过程都产生了反感,甚至出现故意不完成作业、在课堂上捣乱等行为。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不争气,而孩子心里想着:


“学习除了成绩,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学习呢?”


03 亲子学习引导是双向互动,激发才能有热爱


亲子学习引导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学习强制”。


不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从自主学习、兴趣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功利目标去要求。孩子自然感到压抑,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学习引导的关键。与其盲目地追求成绩,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和兴趣导师。


比如,孩子对科学实验有兴趣,但学校的实验课程有限。假如我们一味以 “家长权威” 要求孩子专注于课本理论学习,认为实验是浪费时间,孩子往往会对家长的限制感到不满,并且失去一次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好机会。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科学实验的乐趣与价值,支持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课外实验小组或观看科学实验视频,引导孩子将实验中的发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在孩子取得实验成果或有新的科学发现时给予鼓励与肯定,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喊道:“别搞那些实验了,把课本知识背熟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满脸愤怒与不甘,对家长的话置若罔闻,甚至可能背着家长偷偷进行实验,导致与家长关系紧张。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你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很棒啊!我们来一起看看怎么把实验和你学的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你可以参加一些课外的实验活动,我相信你能在实验中收获很多,也能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孩子欣然接受,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对学习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逐渐将学习视为一种乐趣与自我成长的方式。


所以事实上,亲子学习引导的秘诀并不在于对成绩的执着,而是激发兴趣与引导探索的智慧。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引导但不强迫:巧妙引导,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支持,才能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适当的引导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与自我驱动。在孩子学习时,家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等方式,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长,这种 “历练”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1.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学习进步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学习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1.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热爱学习、善于探索知识和积极追求自我提升,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学习引导不只是对孩子厌学情绪的纠正,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学习引导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功利的家长”。


面对孩子厌学的问题,选择是继续功利教育,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学习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学习探索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学习引导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