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世界,就像一座神秘的知识宝库,每一扇未知的门背后都藏着孩子好奇的宝藏,看似千奇百怪、永无止境,实则有着开启智慧的密码,稍不留意,就可能让这些好奇的宝藏被尘封。
孩子好奇心减弱?或许是我们对他们的问题敷衍了事。
孩子的求知欲被忽视?说不定是大人的不耐烦让他们不敢再问。
父母啊,常常在不经意间扮演了 “好奇心终结者” 的角色,却忘记了作为好奇激发者的重要使命。
是谁让孩子在好奇的探索之路上迷失方向?不正是那些对孩子的问题置若罔闻的父母吗?
所以说,教育中关键的一点,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是一种认真对待孩子每一个问题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漠视”,每个问题都是探索的种子
家长们常常有 “漠视孩子问题” 的问题 —— 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孩子问为什么月亮跟着自己走,家长随口说 “不知道,别瞎问”;孩子问电梯是怎么运行的,家长不耐烦地回答 “你管那么多干嘛”。
在这些情境中,父母满是冷漠,孩子却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对探索世界的热情渐渐冷却。
殊不知,长期的漠视成了孩子好奇心发展的 “冰霜”,反而阻碍了他们知识的获取。
就拿孩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来说:孩子问为什么闪电后有雷声,家长没有回应,孩子可能就失去了深入了解气象知识的兴趣。殊不知,这样的漠视是对孩子好奇热情的 “冻伤”。
若干年后,当孩子对周围的世界不再有疑问时,回首过去,才发现是父母的漠视让求知的火焰黯淡。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在孩子询问星星的颜色为什么不同时,没有理会,继续忙自己的事。几年后,孩子对天文知识不再感兴趣,原本充满好奇的眼睛变得无神。
家长困惑地问:“孩子怎么对什么都不好奇了?”
殊不知,忽视得越多,孩子的好奇心越难维持。
02 父母的厌烦情绪,是孩子好奇心枯萎的祸根
无数次的表现出厌烦、不屑一顾,仿佛是一把把铲子,挖走了孩子好奇心的 “土壤”。
为何孩子不再好奇?很简单,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对求知欲望的否定。
每一个厌烦的回应,都是一个潜在的 “好奇心杀手”。大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忙碌或不耐烦来对待孩子的问题,忽视了孩子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殊不知,当我们用厌烦情绪对待孩子的提问时,孩子的好奇心之花只能渐渐枯萎。
譬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许多家长在孩子问家里电器的工作原理时,表现出厌烦,觉得孩子打扰了自己。当孩子得不到答案,下次就不再问类似问题了。
孩子心里会想:
“我只是想知道答案,为什么爸爸妈妈这么讨厌我的问题?”
03 教育是精心灌溉,解答才能有成长
教育本应是精心的滋养和引导,但不少父母却当作是对孩子问题的阻碍。
不理解孩子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忽视孩子通过提问获得智慧的途径,只一味以大人的不耐烦去对待孩子。孩子自然感到沮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解答,是培养好奇心的核心。与其不停地漠视或厌烦,不如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成为孩子求知路上的伙伴。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花朵有不同颜色。假如我们只是说 “本来就是这样”,孩子可能会很失望。
倘若我们转而用积极的态度,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观察花朵,孩子会更有兴趣地探索,知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父母在孩子询问鱼在水里怎么呼吸的问题后,和孩子一起买鱼、观察鱼的呼吸动作,查阅生物学资料。孩子兴奋不已,不停地问更多关于水生生物的问题,对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
就这样,父母欣慰,孩子快乐,家庭中充满了求知的氛围。
所以事实上,教育的秘诀并不在于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在于对孩子问题的积极回应和引导。
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 重视但不敷衍: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不轻易忽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好奇心是被尊重的,才能让他们保持提问的热情。
适当的重视不是要父母立刻知道所有答案,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的过程。
- 积极回应而非厌烦对待:每一次热情的回应都是孩子求知路上的阳光。
当父母放下手头的事情,用心回应孩子的问题,孩子会更有勇气探索未知,而不是因害怕被拒绝而停止提问。
-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非常敏感。
倘若我们自己保持对世界的好奇,遇到问题积极寻求答案,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也会更积极地提问。
教育不只是对孩子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好奇心培养的守护。
由此可见,教育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呵护孩子好奇心的父母”。
面对孩子的问题,选择是漠视,还是积极回应?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是麻烦的 “问题制造机”,而是充满求知欲的 “探索者”。
唯有在不断反思、理解和积极回应中,家庭教育才能在培养孩子好奇心方面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