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从《天道》思想看当代社会的取舍与发展
一、《天道》原文原句解读
《天道》中“谈天道、帝道与圣道,肯定黄帝等圣人,提醒人们崇本抑末”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与处世智慧。“天道”可理解为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是一种至高无上、不可抗拒的力量,它支配着世间一切的生灭变化 ;“帝道”指的是治理天下的王道,以德行和仁政来统领万民,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圣道”则是圣人所践行的道德与精神准则,代表着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智慧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黄帝等圣人被肯定,是因为他们顺应天道、践行帝道与圣道,在远古时代带领人们发展生产、建立秩序、提升精神境界,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崇本抑末”中的“本”,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符合天道、帝道、圣道的根本原则,如自然规律、道德伦理、社会秩序等;“末”则是偏离这些根本原则的细枝末节和功利追求,如过度的物质欲望、急功近利的行为等。这句话整体是在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重视根本,摒弃过度的功利和浮躁。
二、《天道》思想在现代社会各领域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一)现代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天道》“崇本抑末”的思想来看,我们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这些“末”的方面,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社会公平这些“本”。比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企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违背了“天道”中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如果我们能汲取《天道》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符合“本”的做法。
在社会秩序方面,“帝道”强调的以德行和仁政治理社会对现代社会也有重要启示。现代社会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政府在制定政策、管理社会时,不仅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更要注重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倡导诚信、友善、公正等价值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才是治理社会的“帝道”与“圣道”。
(二)学校教育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化倾向,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这些“末”,而忽视了学生品德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这些“本”。家长和学校都将目光聚焦在学生能否考上好大学、取得高分数上,导致学生背负巨大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从《天道》思想出发,学校教育应回归本质,以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本”。老师要引导学生尊重知识规律,如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便是顺应“天道”;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践行“圣道”。例如开展品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升道德境界。
(三)婚姻与家庭
在婚姻和家庭领域,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在选择伴侣时过于看重物质条件、外在形象等“末”的因素,而忽视了双方的价值观、性格契合度、情感基础这些“本”。这种功利化的婚姻观导致婚后矛盾不断,甚至婚姻破裂。《天道》思想提醒我们,婚姻应以相互理解、尊重和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夫妻双方要遵循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道”,这才是婚姻长久幸福的根本。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也应遵循“圣道”,注重道德修养,尊老爱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只追求物质享受,忽视情感交流和道德建设,家庭关系就会变得冷漠脆弱。
(四)生活与工作
在生活中,很多人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被物质欲望所驱使,这就是典型的重“末”轻“本”。《天道》思想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我们应该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这些“本”。比如,培养阅读、运动等健康的生活习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的堆砌。
在工作方面,一些人只看重职位晋升、薪资待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忽视了职业道德和工作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以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对工作价值的追求为“本”,遵循工作中的规律和道德准则,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符合“天道”“圣道”的工作态度。
(五)交友与交往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些人交友只看重对方的社会地位、财富等外在因素,这种功利性的交友方式违背了《天道》中“崇本抑末”的思想。真正的友谊应该以真诚、信任、志同道合为基础,注重对方的品德、内涵这些“本”的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遵循“圣道”,以善良、宽容、诚信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建立起真挚、长久的人际关系。如果只追求表面的热闹和利益交换,友谊就会变得脆弱而虚假。
三、当代社会应汲取的教训和淘汰的陈规陋习
(一)应汲取的教训
1. 忽视自然规律的教训: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应该从《天道》顺应“天道”的思想中汲取教训,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利化倾向的教训:在教育、婚姻、工作等各个领域,功利化倾向带来了诸多弊端。如教育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婚姻变得脆弱不堪,工作中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我们要反思这种过度追求功利的行为,回归事物的本质,注重根本价值的实现。
(二)应淘汰的陈规陋习
1. 封建家长制在家庭中的残余:虽然现代社会倡导民主平等,但在一些家庭中,封建家长制的思想仍然存在,家长独断专行,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这种陈规陋习违背了《天道》中平等、和谐的“道”,应该被淘汰,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
2. 以貌取人、以财交友的陋习:在交友和交往中,以貌取人、以财交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只看重外在“末”的因素而忽视内在品质“本”的做法,不利于建立真挚的人际关系,应该摒弃,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交往观。
3. 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消费主义盛行下,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导致人们陷入无尽的欲望深渊,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追求。我们应该倡导理性消费、注重精神消费的观念,淘汰这种不良的消费陋习。
《天道》中“谈天道、帝道与圣道,肯定黄帝等圣人,提醒人们崇本抑末”的思想,为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重视根本,摒弃功利和浮躁,淘汰陈规陋习,在各个领域实现更加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