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言文史
【原创首发】
乔叶老师在谈到《宝水》这部小说的创作体会时曾说,她离开故乡越来越远,却对故乡越来越亲,魂牵梦绕是故乡,《宝水》就是离开故乡写故乡。《宝水》这部长篇小说就是展现中国人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力作,它在体现中国人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深厚底蕴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物命名与故事情节的寻根意识
小说中的人物命名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寓意。例如,地青萍的“地”寓意“土地”“大地”,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原承功小名“根儿”,“原根”即“根原”,有根本、源头、原始的意思,直接体现了对根的追寻。
地青萍的宝水村之旅,本质上是一次寻根之旅。她最终落户宝水村,并与原承功结合,这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归宿,也是根与地、地与水的融合,象征着个体生命回归大地,找到生命之根,灵魂有了归宿。
富有特色方言土语的使用
方言土语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是民族精神、情感和生活密码的重要表现形式。小说中大量使用方言土语,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还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生动。小说中频繁出现诸如“悠”(散步)、“袭谁”(谁叫)、“泼”(冲泡茶叶)、“卓”(出色)、“一高一平”(一瘸一拐)、“景”(喜欢、宠爱)、“漆”(夸什么可爱)、“稠”(话多)、“吃杂菜”(办白事)、“扯云话”(漫无边际的聊天)等方言词汇。这些词汇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日常中的各种情景和人物状态,使得乡村生活跃然纸上。
小说中的方言不仅是语词效果,还关联着文化记忆。如章节标题中的“长客不是客”、“有烂砖,没烂墙”、“弯刀就着瓢切菜”等俚语,都蕴含着丰富的乡土风俗和文化内涵。这些方言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
小说中的方言还与农村、农事直接相关,如“敬仓神”、“挖茵陈”、“捋槐花”、“打艾草”等短语。这些方言将抽象的乡土内容具化为具体的农事活动,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乡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
作者通过地青萍筹建村史馆、搜集老物件的过程,发现了大量生动形象、表现力超强的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如同活化石,展现了乡村人民的生活经验、内在情绪和精神生活,体现了中国人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深厚底蕴。通过方言土语,小说细腻地刻画了乡村生活的多个场景,如黄昏时分的闲适、老妇人的打盹、村民们的闲聊等。这些场景在方言的渲染下显得更加真实可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乡村之中。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小说中,宝水村既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如农耕社会传统文化与革命历史传统的双重叙事,又努力向中国式现代化转型。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正是中国人文化之根、精神之根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
小说中的专家孟胡子所倡导、践行的文化乡建与村史馆的建立,不仅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乡村精神之根的深入挖掘和弘扬。这些实践活动让乡村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忘根本,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
人物结构关系的寻根意识
同时共在关系:小说中的人物结构关系可分为同时共在关系,如“我”与宝水村村民的关系、其他村民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体现了乡村社会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是乡村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重要体现。
历史对话关系:“我”与奶奶、九奶奶的关系呈现为回忆视角下的历史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是对家族历史、乡村历史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种对话,“我”逐渐认识到自己与故乡、与家族、与乡村的深厚联系,找到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根。
《宝水》通过人物命名与故事情节的寻根意识、方言土语的使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人物结构关系的寻根意识等多个方面,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深厚底蕴。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的精神盛宴。
(文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顶端秋日创作季#
#双星计划2周年# #热NOW开学季#
#河南秋天惊艳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