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般风致笔底来|匡文留专栏196
河南文苑
2024-11-23 11:39:26

#匡文留##匡文留专栏#

千般风致笔底来

——读青年国画家牛金刚

牛金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牛金刚,一个鼓足了劲、颇具阳刚之气的名字。正是这位开朗、健谈、挺有思想深度的大小伙子,“牛”年真的要好好“牛”一把了。将在明媚五月举办的“牛金刚画展”,正准备以全新的阵容推出画家的六十六幅力作,以其“主打项”花鸟为主,兼及人物、山水、动物,确可谓煌煌一堂,巍巍大观!“牛金刚画展”在画坛很有些响动,中国书协副主席王学仲题写展名,甘肃省美协主席朱冰写了前言,书画界诸多名家、前辈顾子惠、张阶平、赵正、王创业、罗承力等均有祝贺作品相赠。

有句成语道“水到渠成”,细观牛金刚的国画,不能不为他独到、敏锐的艺术感觉,雄劲、奔放的笔触与构图,鲜活、灵动的色彩把握而深深折服。牛金刚就是牛金刚!

他最迷恋、最刻意、也最引以为骄的作品,是牡丹和竹。瞧眼前的这一大簇牡丹,真个占尽了天下风光,红粉氤氲有致、呼之欲出的花瓣间极妙地跃出丝缕嫩蕊,而褐墨营造出的枝叶似正临风起舞。一瞬间我很真切地聆听到这种美轮美奂的生命的呼吸。至于早已被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淋漓尽致渲染过的竹,通过牛金刚的情绪升华和“神笔写真”,竟也别具一番韵意,峻拔,超脱,一副“天生我才”的灵气、大气。

颖悟、勤奋,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是牛金刚事业成功的“三驾马车”。对于绘画技艺的潜心研究使他凝炼出一系列的“画之魂”。牛金刚说,笔从手,手从心,以心作画的过程,就是“程控”与“失控”的过程。即自无法中求法,其神在创新。所以,他一贯要求自己“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画为我代言,我为画传神”。

边说,牛金刚又为我展开了几幅他新近创作的山水画。“好气派!”我脱口道。这是我们烂熟于心且世代镌刻进血脉与灵魂的西部的山水,西部的精髓,风吹沧桑阔,云卷天地美。画上的树遒劲硬挺,画上的石嶙峋磅礴,山有山的风骨,水有水的风情,动静相衬,浓淡交融,既入于画幅,又放至四野,这便是牛金刚与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气象万千的世界相互感知、沟通、奉献、理解着的结晶。

应该说命运挺厚爱牛金刚的,青春岁月“工农兵”的足迹在赋予他诸多摔打、磨难的同时,也慷慨地给了他丰富缤纷的世态感受和人生况味。他十八岁那年就在华山脚下某野战军营房里,开始深深陶醉于竹林那苍茫悠远的境界,结下了不解的醉墨笔底之缘。以至于后来竹和牡丹成为他国画艺术的扛鼎之作,多次在省内外展出中夺人眼目并频频获奖。

如今,未至“不惑”的牛金刚已经“绿树成荫子满枝”了,作品在省内外多种报刊上频频亮相并被省、市电视台做过专题介绍,不仅在北京、深圳等地举办过画展,深受好评,还有作品赴日本展出,一显才华。他的《祁连春晓》获国际书画大奖赛优秀作品奖,《春满人间》获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金奖,等等。于是,“牛金刚”这三个字便入编到《中国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之类的辞书中。说到这,牛金刚亦自负亦谦逊地笑了:“其实,最重要的是明天的太阳永远新鲜。跋涉并不断超越,才是人生真谛。谁让我是一头‘牛’呢!”

好个牛金刚!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

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大地之脐》,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顶端冬日创作季#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