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古文化中地处“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感念,也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冠部四周分别镶嵌四神图案,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从建筑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又是茫茫宇宙满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数以万计的星座;主体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九千年有一只仙鹤逝去,他的翅骨留在原始人的部落,人们用他制作了这支骨笛。9000年过去了,这支骨笛依然可以被吹响,这就是著名的贾湖骨笛。他改变了中国的音乐史,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五音不全”,而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古代的音节是五个音节,但是这个骨笛的出土见证了奇迹。第一,中华文明不仅是五千年。第二,早在9000年前咱们的古人就已经是七声音节了,打破了七声音节外来之说。其实看到这个骨笛,我们都会感动,在骨笛的每个洞口之间,我们可以听到9000年前古人的呼吸。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对研究中国音乐史具有重要意义。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盛开的莲花。如灵动的仙鹤,这就是莲鹤方壶。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构思新颖,雕工精美。他一出土便惊艳了时光。这是三千年前古人的酒具。被称作青铜时代最后的绝唱。
武则天金简,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极峰,是武则天时期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器物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223.5克。上面有63个字的铭文。武则天时期的文物,纯度高达96%,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是北宋时期的瓷器,被誉为“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在全世界汝窑不超过100件,而天蓝色不超过5件。刻花的只有这一件,所以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传世品非常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神云气图壁画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后经考古学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移至河南博物院。看到是世界目前体积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壁画,比敦煌的壁画还早600多年。壁画上面有青龙、白虎、朱雀和神兽,这幅壁画就叫做四神云气图,是我国发现最早、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墓室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造型奇妙,铸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最早的失蜡法铸件,被誉为国宝级文物。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杜岭方鼎出土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商城遗址,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体量巨大,纹饰神秘庄重,是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
妇好鸮尊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造型独特,体现了殷商先民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商代晚期器物。
玉柄铁剑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虢季墓),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的人工冶铁实物。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打破了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记录。
在这里中国各地流传千年的文化元素与符合都可以找到根源。老家河南名不虚传。
#我拍了拍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