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宋红胜 见习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崔纪艳
近日,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暨前沿课题发布大会在郑州举办。大会现场签署50余项创新合作项目,注入首批5000万元科研资金,并发布39项前沿技术攻关课题,标志着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协同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
创新联合体理事长、驼人集团创始人王国胜在致辞中提出“企业-医院-科研机构”三方协同的“创新铁三角”模式。据介绍,该模式通过整合临床需求、科研攻关与产业化能力,系统性推动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在主题演讲环节,微创介入治疗专家韩新巍教授现场分享了胆管癌介入诊疗新技术,临床护理专家张红梅主任则探讨了AI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医疗创新的最新趋势。
在项目签约环节,各专科创新联合体代表签订50余项合作协议。首批5000万元科研资金将重点投向AI穿刺机器人、脉冲电场高压消融技术等核心领域。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程文胜发布的39项前沿课题,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签约只是起点,产线才是赛场。”王国胜说,创新联合体将建立“需求对接-课题攻关-中试验证-产业化落地”的完整推进机制,计划三年内实现多类进口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目前,联合体已整合200余项临床需求清单,协同成员单位加速成果转化。
此次大会的召开,展现了创新联合体聚力打造医疗器械创新高地的决心与行动力。创新联合体将通过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持续推动高性能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为提升我国医疗装备自主可控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