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毛部落·行走||昌吉的甜——西瓜传/冯杰
三毛部落
2024-10-28 15:16:48

昌吉的甜——西瓜传

01

丘处机吃瓜

在中原二月叫杏月,五月叫榴月,八月叫桂月,每个月份有自己对照芳名。对昌吉来说,我觉得七月应是“甜月”。

我来的前两天,刚好首届昌吉西瓜节开幕。昌吉被授予“中国西瓜之乡”称号,据我了解,“中国西瓜之乡”没中国诗歌之乡多,这里属于全国第六个、新疆首个正式落户昌吉,同时还发布“老龙河西瓜种植标准”。这是一个标准的“甜节”。

这些天,昌吉10万亩西瓜相继上市,又大又甜老龙河西瓜,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定购。站在瓜地,一地碧绿。我看到白色草帽在瓜田漂浮,几十个瓜农在忙碌,往采摘好的西瓜上贴商标和二维码,装箱套袋,等待装车。两个孩子在撒欢,偷偷把瓜皮扣在头上。

新疆称“瓜果之乡”,昌吉是北疆“瓜果之乡”。25年前我第一次来新疆,穿越南北疆时,车上路都要带西瓜和馕启程,路上吃瓜啃馕。

公元1221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昌吉西瓜第一次在文字里同一位远道而来的著名人物出场。昌吉西瓜和丘处机首次相会。

晨曦里,丘处机率弟子一行18人,从山东栖霞而来,途径昌吉,《长春真人西游记》里写道:“又历二城,重九日至回纥昌八刺城,其王畏吾儿与镇海有旧,率众部族及回纥僧,皆远迎。既入,斋于台上,洎其夫人劝葡萄酒,且献西瓜,其重及秤,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同蔬同中区”。

昌吉叫昌八刺,是高昌回鹘五城之一。那天昌吉阳光灿烂,回鹘国王和夫人用当地的土特产招待远方来宾,西瓜大而重,连秤砣也压不住,根本算不出重量,甜瓜像枕头大小。给丘处机留下很深印象。

他告别昌吉,过赛里木湖,渡伊犁河,经撒马尔罕,行程三万多里,在大雪山见到成吉思汗,以“节欲止杀”“恤民保众”劝解,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封他为“邱神仙”。几次召对后丘处机原道东返。丘处机80岁那年去世,瑞香氤氲北京城三日不绝,世人称奇。

那天昌吉的西瓜,一直甜在丘处机的记忆里。

02

昌吉的西瓜路线

新疆河流许多由东向西流,伊犁河,鄂尔齐斯河,疏勒河。一条人工“甜河”从西向东,这是西瓜的中国路线。

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西汉时期,西瓜开始从北非向中亚、波斯传入,越过帕米尔,到喀什,到哈密,吐鲁番,昌吉,当时一些西域小国已有种植。再逐渐由西域传到内地。

单从方向感上推断,“西瓜”一词就是东方人命名,顾名思义,西方来瓜,西方之瓜。

我特意查了西瓜资料。苏轼《物类相感志》始见“西瓜”一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说:“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沈约《行园》诗:“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跟西瓜相符。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西瓜确有“寒瓜”一称。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他的说法几百年来并未引起注意。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发现西瓜籽;江苏省邗江县汉墓随葬有西瓜籽,这就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

世上每一个小瓜后面都有一条文字的细绳。放下瓜皮之后西瓜便成了文化。文人多咏西瓜,画家多画西瓜。

东汉刘祯诗:“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明代瞿佑《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晞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酿浆。溪女洗花新染色,山翁练药旧传方。宾筵满把瑛盘饫,雪藕调冰信有光。”清人纪晓岚专写新疆西瓜:“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南宋范成大《食西瓜》:“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人陈维崧《洞仙歌·西瓜》词:“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文天祥《西瓜诗》:“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丘逢甲写得好,“蕴雪含冰浸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

我在寺院画过西瓜,大红两块,瓜皮翠绿,画好西瓜后,题上四字:“清凉世界。”

03

西瓜坐标

关于昌吉西瓜,清代道光年间,边塞诗人史善长《轮台杂记》中作以比较。“哈密瓜不尽出哈密、土产出多亦佳。长如枕、皮瓤皆红黄色、秋熟、晶玉外映冰野,内含香,足醒脾、甜不伤胃、采巾珍品。”昌吉另产一种瓜,皮肉瓤皆如碧玉,名土梁瓜,于哈密外,别具风味。 

清末时昌吉年产西瓜四、五万枚。60年代昌吉西瓜基本是当地自育品种,产量不多,但口感好。70年代以前种西瓜,那时没有塑料地膜覆盖,为了早熟,瓜农采取开沟铺沙的办法提高地温,这种栽种方式叫“小沟瓜”。晚熟瓜用深沟蓄水方法,叫“大沟瓜”。

老白对我说,父亲当年种西瓜,在瓜秧根埋上棵苦豆子秧。返苦为甜,有点像“西瓜乡土辩证法”。

昌吉西瓜有一张“甜名片”。昌吉市申报“老龙河西瓜”通过农业部评审,实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瓜库马总让我看手上资料,果然有“西瓜坐标”,还附有老龙河西瓜内外特征。坐标这样设计:大西渠镇位于昌吉市偏西,行政区域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7.5公里,老龙河西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昌吉市大西渠镇七个村,地理坐标位于:44°06ˊ47〞~44°09ˊ16.3〞,北纬87°14ˊ47.3〞~87°16ˊ0〞,海拔高度462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6000亩,年总产量近3万吨。

老龙河西瓜外观特征:体型大,单瓜均重7公斤左右,外形呈椭圆形,果皮绿色,皮色花纹浅绿墨齿条,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口感纯正。内在品质指标:老龙河西瓜含糖量高,总糖含量在7.85-9.5(g/100g)、维生素C在5.35-6.45 (g/100g),可溶性固形物(西瓜中心部位)为9.8%-11.4%。

数字无趣,瓜是甜的。我说天下西瓜摸样大都如此,吃瓜人也不看后面数字,全凭口感。

我问,难道新疆其它地方西瓜就是非法西瓜?马总说就是。

全疆每年种西瓜近100万亩,最有名三家,其中下野地、老龙河和尉犁三地西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吐鲁番西瓜成熟最早,从4月上市一直到6月底,随之北疆昌吉、石河子西瓜成熟,北疆西瓜大部分销往内地,南疆西瓜主要供应当地。9月至11月,阿克苏、吐鲁番反季节西瓜上市,新疆冬季销售主要是外地西瓜,直到第二年4月吐鲁番大棚西瓜上市。

甜蜜昌吉标准之一,新疆有属于自己的西瓜地图。

04

河南瓜农

“他乡遇西瓜”。在昌吉遇见几个老牌瓜农。

老王听我是河南人,先挥刀杀一个西瓜。然后,老王说自己是滑县人,17岁那年跟着亲戚来到昌吉,开始卖瓜,涉足“瓜坛”。最早靠一辆三轮车起早贪黑,批发西瓜到居民小区零售。三年后用卖瓜攒的钱买辆货车,开始做西瓜批发生意,把新疆西瓜卖到内地。几年里得到内地市场认可。

老王有“瓜王”之称。老王说新疆西瓜全凭实力,福建泉州、江苏无锡等地吃瓜群众都在他西瓜圈里。两年前“瓜王”注册新疆西瓜商标“沁疆红”。他说这是“一个有态度的西瓜”。广告词别出心裁,这样推介昌吉西瓜:“我们来自大美新疆,在烈日与冰雪共舞,绿洲与沙漠缠绵环境下生长,沐浴着中国最充沛的光照,经历着中国最大的昼夜温差,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为我们的甘甜提供了“天然蜜方”,甜得让你看见!”

像一篇散文诗。我问,是你写的?他说,是我孩子策划的。

从去年开始,河南老乡纷纷来昌吉跟他种瓜卖瓜,在新疆经营圈里,有个成熟“瓜群”。大家把昌吉早当成第二故乡,有的在这里娶妻生子。

瓜王开始在大面积种瓜。借鉴先进的西瓜种植模式,将西瓜3米双膜种植改成2.2米单模种植,西瓜亩产最高达到8吨,一亩地收入1万多元,产量和品质都改善了。瓜王说今年他敢种500亩西瓜,主要是了解瓜情,一是自己敏锐把握市场,二是有懂种瓜技术的合伙人。 

那天我和郝总、老白、许总几个人从观音寺回来,路过瓜摊下车吃瓜,问瓜农是河南邓州人,叫老孟,是“昌吉瓜群”里的,他们建有自己的瓜群。今年种的是金城5号大型瓜,安农2号,还试种了同样耐储运的中型瓜“甜王”。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老孟十多年都采用另种方式,在昌吉种完一季瓜卖完回去,来年再返昌吉种瓜,一年收入十来万,我说你是挣瓜钱的“西瓜候鸟”。十六岁的女儿趁假期坐火车来昌吉帮忙,她说坐火车省钱,是第一次来昌吉,实际是想来新疆玩玩,我妈都说新疆很大,等开学了再回去。

我问这里有河南好吗?她说没有胡辣汤,空气比家好多啦。

临走买瓜带上,四个大西瓜上秤才20块钱,我以为算错了,装瓜时又送一个大纸箱仨人抬到车上,我觉得还不够一个纸箱钱。

路上两边瓜田的风吹到窗里,摇车窗手是黏的,风是甜的。

05

瓜皮补遗

多年前,我听到一个西瓜遗事,细节感动,一个甘肃来人讲:

在新疆途中,若一个人啃完西瓜,瓜皮再薄都不会随手扔掉,要倒扣着放到路边,倒扣是怕失去水分,如此谨慎对待瓜皮,为了下一个远行者困境时路过。

2019.9

选自冯杰散文集《唐轮台》(2020年新疆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1964年生于河南,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田园书》《说食画》《捻字为香》《猪身上的一条公路》《马厩的午夜》《九片之瓦》《独味志》《非尔雅》《北中原》《怼画录》《鲤鱼拐弯儿》书画集《野狐禅》《画句子》等。获过《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三毛散文奖等。 

年度执行主编:萍子

编             辑:小苒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