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名家名篇丨《父亲那杆红缨枪》作者/袁德利
天辽地宁十四城
2024-08-29 16:52:09
  父亲那杆红缨枪

  作者/袁德利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对我而言,父亲那杆红缨枪,便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它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过往,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不屈的精神。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些与父亲共度的时光,以及他手持红缨枪,讲述往昔英勇故事的画面,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动着对无限的遐想,仿佛每一句诗情都能勾勒出那段历史的轮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父亲的红缨枪,是他年轻时保家卫国的见证。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父亲以一腔热血,扛起了守护家园的重任。红缨枪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他心中不灭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每当他轻抚枪身,眼中总是闪烁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自豪,仿佛那每一道划痕都记录着一段英勇的传奇。

  小时候,我常常围绕在父亲身边,像只啄木鸟,不知疲倦地问着他各种稚嫩的问题。那时我最难以理解的,便是父亲手中那杆红缨枪。它静静地挂在墙上,沧桑的木杆上镶嵌着鲜红的缨绳,犹如秋日里枫叶的热烈。时光的沉淀,在枪身上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分明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父亲,为什么枪头子要塞一圈红缨?”我好奇地问。父亲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晨曦中的露珠。他温和地说:“枪头子扎在敌人身上会喷出血,而这红缨则可以阻挡血流到枪杆上,避免枪杆滑握不住。再者,红缨可以起到加固作用,正如家具里的木塞子,使得枪头和枪杆固定得更结实。”我听了,心里默念着,原来红缨枪的红缨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父亲,为何要用红缨呢?”我继续发问。父亲微微一笑,目光仰望遥远的天际,似乎在追忆那段沧桑岁月。他说:“血是红色的,另外,这红色很耀眼,可以干扰敌人的视线,使他们在战斗中产生误判。”顿时,我豁然开朗,像是看到幽暗洞穴中闪烁的微光。原来,红缨的选择不仅是实用性的考量,更是生命与死亡、勇敢与懦弱之间的较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父亲常以此句自勉,讲述着战场上生死相依的兄弟情,以及面对敌人时无畏无惧的勇气。他说,红缨枪不仅是武器,更是信念的象征,它让每一个战士在危难之际都能挺身而出,为了家国大义,不惜牺牲一切。这份豪情壮志,如同古诗词中描绘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1946年开始,父亲与那杆红缨枪结缘的。1946年辽南解放区实行土改,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势力的反扑,配合土改工作队顺利的完成土改工作,各县也壮大了民兵组织,时年二十一岁的父亲也加入了民兵队伍,由于人多枪少,父亲只领取到一杆红缨枪,父亲他们都称红缨枪为“枪头子”,父亲视这杆红缨枪为至宝,在1946-1948短短的两年中,辽南地区也经历了国共两党的反复的“拉锯”过程,父亲也随民兵组织时进则进,时退则退,但父亲从未气馁,他坚信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带领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取得最终的胜利,父亲在每次艰苦卓绝的斗争时刻,父亲都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即便是国民党反动派和“还乡团”势力非常猖狂的时候,父亲也从不退缩,父亲不仅拿起那杆红缨枪站岗放哨,而且还参加了赤山剿匪,并刺中了“宋大干”匪窝中的一个土匪,在追捕“还乡团”残余时,也曾刺中过一个“还乡团”分子,每当胜利之时召开公审大会,父亲都是用这杆红缨枪押解地主和“还乡团”成员。



  1948年东北地区全部解放,为保卫胜利果实,父亲毅然的参加了东北野战军(四野),光荣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人民武装队伍中的一员,从真正拿起枪杆子那天起,父亲就将那杆红缨枪用雨布包裹好,存放在姑姑家的碾坊里,直至抗美援朝结束,父亲放弃了国家给他安排的工作,义无反顾的回乡组织建立合作社,也是当年是辽南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钢铁社,父亲时任村里的支委并兼任民兵队长。告别了枪杆子的父亲,又重新拿起了那杆红缨枪。

  1958年,父亲任大队治保主任兼民兵连长,并亲自从事守护山林和果园及庄稼的看管工作,那杆一米八长的红缨枪则成为父亲的贴身武器。那杆红缨枪被父亲擦的锃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加之父亲非常有威然,再加之当年人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都能自觉的遵守规则,即便是一些私心杂念的人在父亲的威然之下,也会自动打消他们想侵占集体财产的念头,因为人们看到我父亲都会肃然起敬。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上的野兽比较多,尤其是数量较多的貉子和獾子在庄稼成熟时,会经常到苞米地和地瓜地里啃青苞米和地瓜,红缨枪只能起到驱赶这些畜牲的作用,为了消灭这些畜牲,父亲只能动用民兵连长的特权,用枪来射杀这些畜牲,从我记事时起,父亲每年都会猎取到数只损毁庄稼的畜牲的,父亲会将这些畜牲的肉分给社员,同时也会将獾子和貉子的油分给社员的,因为獾子油和貉子油对烫伤及冻伤都有极佳的愈合作用。
  虽然那杆红缨枪不足以猎取野兽,但那杆红缨枪对驱赶野兽也起到了不可估量大作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父亲珍藏了二十余年的那杆红缨枪,视为“宝物”。
  岁月如梭,父亲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手持红缨枪冲锋陷阵的少年,但他的心依旧年轻,那份对家国的热爱与忠诚从未改变。每当夕阳西下,他总会带着我走到后院,指着那杆已经略显斑驳的红缨枪,讲述着那些关于勇气、牺牲与坚持的故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身影,那份坚韧与不屈,正是古诗词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
  父亲的这杆红缨枪,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更是他无畏拼搏的象征。八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刀枪相见,人心惶惶。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但有多少人在风口浪尖,勇敢迎向未知的挑战?每当我在家中看到这杆枪,父亲的身影便清晰浮现,那个曾经在硝烟中奔跑的少年,正如诗所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常常想象,年轻的父亲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举枪怒发冲冠,与敌人斗智斗勇。他的眼中闪烁着斗志,枪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耀眼的星星,指引着无数勇士的方向。父亲不仅是在为个人的荣耀而战,他肩负的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是那一代人对祖国的热爱与誓言。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但他的精神却依然在我心中激荡。每当我遇到艰难困苦时,都会想起他的勇气与坚持。那杆红缨枪不仅记录着他昔日的辉煌,更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时刻提醒我不忘初心。
  1968年,父亲离开我们后,那杆红缨枪又被我们继续珍藏了十五年,直至1983年“严打”,我们忍痛割爱而将父亲留下的那杆红缨枪上交了!
  今天,我也身为一名父亲,我在告诉孩子们关于这杆红缨枪的故事,同时讲述父亲的拼搏精神。我对孩子们说:“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你们要记住,正如古人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人生的路途上,或许会有波折,但只要相信自己,不放弃努力,就一定可以迎来属于你们的光辉时刻。”
  我常常对着孩子们讲述父亲的英雄故事,讲述那段充满了热血与悬念的历史,讲述血与火中才明白的人生哲理。孩子们在我的言语中,听着听着,眼中逐渐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她们也能感受到那种热血沸腾的豪情。
  如今,父亲的红缨枪已静静地躺在岁月的角落,但它所承载的精神与记忆,却如同古诗词一般,历久弥新,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挑战,总会想起父亲那杆红缨枪,以及他讲述的那些英勇故事,它们激励着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因为我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家国的热爱与忠诚,那份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将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与方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轻轻抚摸那杆红缨枪,像是在与父亲对话。突然,我感到时间的流逝如同细沙,已无声地从指缝中溜走。但父亲的精神在家族的血脉中流淌,如同那红缨永不褪色。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孩子们会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那杆红缨枪,成为了我们家族的象征,铭刻着历史的拉锯,浓缩了父亲的荣耀与梦想。它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信念的寄托,永远在我心里,燃烧着不熄的火焰。父亲的拼搏精神,如浩荡大江东去,永不止息。

  袁德利,男,1968年8月5日出生,辽宁盖州人。1989年7月25日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工作34年,独自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两项,专著两部。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68篇,生命健康教育性科普文章六百余篇,省市级科技成果7项,发明实用型专利两项。热忠于公益事业,助残帮扶,资助大学生,多次到地震灾区去医疗援助,被多家电视电台报道过。《人民公仆》2014年8月刊以《廉洁行医,无私奉献的好医生》在全国独家报道。2015年被第二届医药行业“青年才俊生命英雄”当选为“探索之星”。
  音乐代表作品《北海嘲鸣》等。著有文学作品集《仰山之恋》《乡书何处》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营口市政协文史馆永久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