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让王维看透一生的诗,只有这短短两句
酒酒学姐
2024-10-18 23:21:00

读过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记者,到海边去采访,碰巧看见一个在晒太阳的渔夫,于是就过去问:大爷,这么好的天,您怎么不出海捕鱼啊?

大爷睁开惺忪睡眼,反问了记者一句:这么好的天,我为什么要出海捕鱼啊?

记者很不解,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渔夫说:您看,如果您坚持每天都出海大捕鱼,那用不了两三年,您可以换一条大点的船,甚至还可以雇佣几个工人。如此这般,未来您可能拥有几艘这样的船,就可以开一家公司,雇佣更多的人……

渔夫同样十分不解地看着记者,问:然后呢?

记者有些着急,甚至略有惋惜地说:然后您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了啊!

渔夫把帽子扣在脸上,慢悠悠地说:如果不是你来打扰我,我现在就在晒太阳。

人生有时候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实际上,你拼搏半生所追求的,就是最原始的单纯与平静。

遗憾的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都只是先看到自己没有的,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

于是烦恼无数,内心的欲望也永远填不满,直到人生暮年才醒悟,原来自己想要的就在身边。

因此今天我们读一首王维的诗。

王维,素有“诗佛”之誉,这并不是因为他一生参禅,更是因为他通透豁达的人生观。

读王维的诗,你总能从中想到什么,比如:#创作挑战赛六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诗句,绝美的画面里透着一种幽静,不染尘埃,仿佛身入世外桃源,满心满眼都是人间风月。

因受母亲影响,王维从小就开始礼佛,心性淡然不慕世俗,自从31岁妻子过世后,他更是开始绝彩衣、餐素食,并且余生未再娶。

即便身在朝堂,他也是半官半隐,一心想着归隐,但朝廷每每不准,甚至为他加封,最终累官至尚书右丞。

44岁那年,王维购买了宋之问在终南山的旧宅,开始着手建设辋川别业,对于一个从政的人而言,那个年纪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可王维却忙着辞官。

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就会有怎样的一种境界,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诗。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出自王维的《酬张少府》

张少府:万年县县令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已经致仕,正式归隐草野,此时距离王维去世,还有不到一年时间。

之所以王维会写这首诗,是因为王维辞官以后,张少府特意前往终南山辋川别业拜访,以寻求为官和做人的道理。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含义。

诗文大意可解为:

人到晚年,就特别喜欢安静的生活,对世俗里的事不再关心。我自认为没有特别的才华可以匡扶社稷,所以只好辞官归隐林泉;

迎着清风敞开胸怀,对月抚琴,自娱自乐,这种日子是我喜欢的。你问我人这一生困顿和通达的道理,不如亲自往山林深处走走,看看溪水的深处的风景,听一听那悠扬的渔歌之声。

小和尚问老和尚:茶中有什么禅理?

老和尚摇摇头,只说了一句:吃茶去!

这就是王维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意思,看似轻描淡写,却充满了禅意。

山林中有什么?

对于普通人而言,无非是树木、花鸟、溪水、清风,自然景观而已。

但是对于远离世俗的人而言,这里有着清幽的生活和无尽的趣味,是大自然的包容,是日月之精华,更是人的自我修行与沉淀。

所以我们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两句诗,就是王维看破红尘后的感悟。

大道至简,有时候你必须经历些什么,才能体会得到那种如诗一般的清透与达观。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