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学《孝经》立德树人(15)
寄春君
2024-09-06 01:01:00

#创作挑战赛五期#

《广扬名篇①》

子曰:“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②。事兄弟,故顺
可移于长③。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④。是以行成于内,
而名立于后世矣。⑤”

【注释】
①广扬名:引申阐发《开宗明谊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之义。


②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意谓孝顺双亲,也能忠诚于国君。郑注云:“以孝事君则忠,欲求忠臣,出孝子之门。”孔注:“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云:“君子立孝,其忠之用。”


③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意谓敬事兄长,也能忠顺君长。郑注云:“以敬事兄则顺,故可移于长也。”孔注:“善事其兄,则必能顺于长矣。忠出于孝,顺出于弟,故可移事父兄之忠顺以事于君长也。”


④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意谓家务有条不紊,也可
胜任公务。郑注云:“君子所居则化,所在则理,故可移
于官也。”孔注:“能理于家者,则其治用可移于官。”孔注又合释上三句云:“君子之于人,内观其事亲,所以知
其事君;内察其治家,所以知其治官。是以言治者必效之
以其实,誉人者必试之以其官,故虚言不敢自进、不肖不
敢处官也。”


⑤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在家庭中养成孝悌之
德,将有美誉流传后世。孔注:“孝悌之行,事父兄也,
而忠顺出焉,能理于其家闺门事也,而治官出焉。”又举
史事释云:“昔虞舜生于畎亩,父顽、母嚣、弟又很傲,
用能理率,行孝道,烝烝不怠,天下推之,万姓咏之,弥
历千载,而声闻不亡,所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能尽孝双亲,因此也能尽忠于君王。能敬事兄长,因此也能忠顺君长。处理家务井然有序,因此也能做官办理政务。所以,能够在家庭中养成孝悌之德,必将有美誉流传后世。”

《读〈广扬名章〉有感》
 
孔子在《广扬名章》中言:“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句话如同一座古老的灯塔,在时光的长河中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君子以孝心侍奉双亲,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慰藉。这种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恩,并非仅仅停留在家庭层面,当君子将这份孝心转化为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时,便展现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在国家这个大家庭中,君主如同父母一般,引领着人民前进。我们以忠诚之心对待君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孝心的延伸。
 
兄弟之情,血浓于水。君子对待兄弟和顺友爱,相互扶持。这份和顺同样可以移植到与长辈的相处之中。对长辈尊敬顺从,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传承他们的智慧。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这种顺和品质,能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加懂得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居家理,则体现了君子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人能够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说明他具备了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当这样的人走向社会,担任官职时,自然能够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实现良好的治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稳定,整个社会才能繁荣昌盛。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句话强调了内在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在家庭中不断践行孝道、悌道和治家之道,培养出高尚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声誉,名垂后世。一个人的名声并非来自外在的财富和权力,而是源于内心的善良和品德。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汲取智慧。虽然时代在变迁,但孝亲、敬长、爱家、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不变。我们应当重视家庭建设,关爱父母,和睦兄弟姐妹,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在工作中要忠诚敬业,勇于担当,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以孔子的教诲为指引,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为后世树立榜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