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奋斗者|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渑池融媒
2024-10-24 11:38:37

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冯丽妃

李振声在试验田里观察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他是麦田的守望者和躬耕者,曾31年坚守三秦大地,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被称作“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他出身农民家庭,却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并推动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曾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93岁的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坚守麦田,二十二载培育一粒种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在他13岁时,父亲因饥饿患上严重胃病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十分痛心,也让他深刻体会到粮食的珍贵。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他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解决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随后,李振声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那时,他们每天往返步行20里路,去试验田察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2年刻苦攻关,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永不止步,为了让国家多产粮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晚上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感到胸有成竹。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研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就马上爬起来打开台灯,把所思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半夜或凌晨还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提交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李振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始终没有止步。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经过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李振声始终铭记在心、躬身践行。

行为世范,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

在守望、躬耕麦田的过程中,李振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骨干人才。

作为李振声的博士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化榜对李振声的关怀和培养记忆犹新。1990年,陈化榜考取博士生时,李振声仍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李振声都坚持每个星期面见陈化榜3次,面对面进行指导。

时至今日,陈化榜仍记得李振声的谆谆教诲:“做人要有自信,‘人不自信,谁人信之’;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科研要有自己的‘金刚钻’,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不可替代性。”

“对于指导学生,李先生更多是从大方向上把关。”陈化榜说,其中一个指导原则就是“科研创新要接地气,要跟着国家的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实际上,这也是李振声一生投身科研工作的真实写照。陈化榜记得,1992年,年过六旬的李振声卸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牵头在北京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新的育种基地,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他戴个草帽、带上饭盒,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就在这个基地,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推动了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成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育种的开端。

75岁之后,李振声在给自己晚年确立的3个任务中,把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放在首位。然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组内很多研究人员侧重于基因功能克隆和分子机理研究,忙着发论文。为此,他提出重启小麦远缘杂交,并布局了两个接地气的着力点——规模化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小偃麦种质库和选育支撑饲料粮安全的耐盐碱偃麦草品系,从而让青年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作为李振声的博士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琪对李振声“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深有感触。她记得,一次在育种基地,李振声指着两株相邻的麦子问她:“你觉得这两株哪个好?”

看着迟疑的郑琪,李振声说道:“这两株的穗子都差不多大,但这一株的叶子多,它产出同等产量的粮食需要消耗更多资源。”

后来,郑琪才明白,老师的话中渗透了育种中经济系数的概念,其中籽粒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即收获指数,是重要的育种参考指标。

作为一位育种出身的科学家,对于试验田的指导,李振声事必躬亲。每年入冬前,他都要带领学生去田里观察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调查小麦的抗寒性,五六月在田里指导选种。“哪一块地有好材料,他都记得很清楚,要求学生也尽量做到这一点。”郑琪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宏伟,和很多“李门师兄弟”一样,他眼里的李振声是一位永远追赶时代潮流的“时髦”科学家: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交流,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了解“滨海草带”等工作的落地情况。

“有时,他一天会发几十条微信询问我在东营的工作。”李宏伟笑言,“我们工作进行到什么程度、遇到了哪些难题,他都十分挂心。”

“滨海草带”项目启动之初资金缺乏,李振声拿出20余万元奖金支持团队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和农具;偃麦草种子过轻,不易机器播种,他就在家用面粉把偃麦草种子包裹成像小药丸一样的丸粒,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还像过去在家中阳台上种小麦一样,种了一盆盆偃麦草。

翻看李振声的照片,他笑得最灿烂的,大多都是在麦田里拍摄的。那金色的麦田和饱满的麦穗,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

来源:2024年第10期《党建》杂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报

声明:本作品系渑池县融媒体中心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者走基层•美丽乡村行丨河南渑池:十万亩红叶引领文旅新篇章

省财政厅调研组到仰韶酒业调研

3178

总策划:马   平     策   划:李  新     审   核:王   娟

统   筹:韩   鹏     编   辑:梅  宁     校   对:李丽丽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