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乐读《庄子》,讲述点点奇遇记—尧的烦恼
闻道书院王老师
2025-05-20 14:45:18
话说点点欣赏了三位卓越琴师的才艺大比拼,又接着向南飞去,经过数日飞行,除了些许疲惫,它有点儿口渴难耐,俯下身,向下看,一书院竟然藏于密林中,红色屋顶犹如镶嵌在绿色毯子上的一块宝石,甚是吸引眼球……

好奇心从未远离过点点,点点慢慢滑翔盘旋,收了巨大羽翼,慢慢降落在书院的屋顶……
点点看到院子里有端坐一位长者正在讲着什么:“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点点知道尧舜也是庄子崇敬的圣人,不由得洗耳恭听,但点点听得一头雾水,这些老师和弟子们又会怎样我理解尧舜之间的对话呢?点点充满期待

弟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有人主张尧出兵三国,又有弟子们反对尧出兵征讨……老师接着说:“尧想要征伐三个小国,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他向舜询问原因,舜通过比喻解释说,这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活在蓬蒿艾草之中,而尧的德行远远超过了太阳的光亮。这段对话揭示了尧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想要通过战争的胜利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心。”

老师接着说到:你们再仔细想想舜具体怎么讲得吧?
舜回答说这三个小国,你看他们贫穷弱小,尚未开化,那对于我们来讲呢,就像是生活在荒野里的野蛮人一样。但是您不同,您一个泱泱大国的帝君,为什么非得要跟他们计较呢?

过去天上曾经同时出现过十个太阳,能将万物照亮,而一个有德行的君王,那光芒呢,应该比太阳更要光亮。那乍一听呢,这个顺的脑回路好像有点奇葩,对吧?地上的战争,你跟天上的太阳有什么关系呢?”
点点听了老师的讲解,又联系庄子老人家的思想,不禁感叹到:即使像尧舜这样的贤君,也没有完全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他们内心深处还有烦恼和不安,还没有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呀!

那其实舜讲得这些就是承接了庄老师之前提到的葆光这个状态,一个领悟到天道的圣人,必然他是宽容的,大度的,他们不会被小事所牵累,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强大就一定想着要去征服别人,他们呢,就好像是天上的太阳一样。虽然无心成为众人的焦点,但是却能够默默的普照万物,让别人自然而然的想要去接近他,自然而然的去尊重他。而尧身为一国之王,你不好好的修养心性,动不动的就要用武力强迫别人,这样不就是违背了天道吗?

尧统治的国家有尧的道德和礼法,而这些小国呢,也有单单独属于他们的处事法则,用尧的规范来去评判甚至惩罚这些宗侩以及虚熬这些国家,那你尧的国家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自大了呢?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人,甚至每一个生物,这都像是独一无二的岛屿,他们会碰撞、交流,也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当遇到我们与不同的人和事的时候,当遇到我们没办法理解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去思考呢?
这段话隐含了庄子老人家的哲学思想:不要执着于政治上的是非之辩,让不同的国家各自生存,这体现了庄子的宽容观念。庄子认为,根据自然原则,可以让这些国家各自按照自己的政治模式去生存,这既体现了认识论上的齐是非,也体现了价值观上的自然。

点点好像对先前庄子老人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庄子老人家关于“万物齐一的思想不是否认万物的差别,而是引导人们通过理解和接纳差异,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点点很清楚,未来的生活中还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儿,学会接纳差异,学会求同存异是尤为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点点又会有何见闻呢?敬请期待下一集点点奇遇记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