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初露,寒意渐浓,不少人发现河南竟飘起了“雪花”。实际上,这是秋末初冬之时湖畔独有的“雪景”。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芦苇田渐渐泛白,成片的芦花恰似雪漫沃野,将秋冬氛围感拉到极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描绘的芦苇美景,在河南也能寻得踪迹。立冬已过,天气寒凉,在这个时节里,有一种景象堪称绝美,那便是 “芦花飞雪”。“茎秆直立长细毛,长长穗子空心苗”,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它既不是草本,也不是木本,而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禾本科植物。《本草纲目》记载,芦苇初生时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结果实则为“苇”。古时芦苇又被称为蒹葭,生在秋风中,活在诗意里。芦苇茎叶清瘦飘逸,花序苍茫优雅,到了寒意浓时,便用丛丛蓬软的芦花,染得水畔一片浅赭如烟,成了奇景“芦花飞雪”。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赏芦的最佳时刻当属夜色笼罩之时。清代文人厉鹗曾写 “花时月泛最佳”,乘一叶扁舟悠然飘荡于芦田之间,遥看那千里芦花在清冷月色下摇曳,其中雅趣自是不言而喻。芦花盛开时,若雪花满滩。明代文学家张岱在领略西溪湿地的芦花盛景后,于《西湖梦寻》中写道:“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有一处庭院四周环水,名曰 “芦雪庵”。贾探春邀请宝玉结诗社时,在信上写下 “棹雪而来” 之语,想必也是见芦花似雪,要宝玉摇着小船穿过 “芦雪” 前来赴约。古人这一雅好也延续到了现代。郁达夫在《西溪的晴雨》中写道,赏芦最好的季节“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芦花秋雪、月夜泛舟,秋天里的古人赏芦之趣,时至今日读来,仍让人向往沉醉。你是否也曾在古诗的韵律中,想象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唯美画面?是否在繁忙的生活中,心底潜藏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快来河南的这些最佳观赏点位,开启一场属于你的赏芦观 “雪” 之旅吧!
郑州贾鲁河公园是一座有水又有岛的公园,有着石林、木栈道、高高的芦苇。芦苇荡规模宏大,绵延数公里,是郑州赏芦苇的绝佳去处。入冬后,芦苇逐渐变黄,与蓝天、白云、河水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野趣。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在芦苇荡和河面上,光影交错,美不胜收。商丘日月湖景区,大片芦苇花绽放,犹如洁白的波浪,层层叠叠。芦苇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水鸟提供了栖息地,水鸟在芦苇丛中筑巢安家,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烟雨桥附近,大片的芦苇倒影在水中,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和古香古色的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潩河沿岸的人工湿地上,大片芦苇随风摇曳。人们走在栈道上面,可以欣赏两边的水生植物,倾听青蛙、水鸟等的 “歌声”,怡然自得。这里的芦苇在秋风中舞动,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为许昌的秋天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柔与浪漫。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芦苇上,更是别有一番景致,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绝美的明信片。在内乡湍河湿地,深秋时节,成片的芦苇被阳光 “染” 成了金黄色。偶有微风吹过,芦花在枝头轻轻摇曳,仿佛鹅绒一般,美得让人心醉。这里河水清澈、水草丰茂、水净鱼肥,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候鸟在芦苇间嬉戏、觅食,与芦苇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有天摄影草木人间的秋色,是那风中的芦苇。如果秋天有味道,那一定是写在了芦苇里,阳光透过细长的苇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芦苇荡的开爆,带给我们的还有日落橘子海。整片的芦苇荡,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 风吹过,花絮沸沸扬扬如飞雪。在淅川崇德公园这块宁静的地方,秋冬的芦苇花是一幅充满诗意与画意的自然景致。芦苇披着金黄色的外衣,轻盈飘逸的芦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宛如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场视觉盛宴。崇德公园内,一簇簇的芦苇丛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隔绝在外,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芦苇叶随风摇曳的沙沙声,感受大自然独有的宁静与和谐。漯河牡丹江桥南牡丹园旁藏着一处不容错过的赏芦佳地。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毛茸茸、一丛丛,像是一群可爱的舞者,在阳光下、在微风中,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身姿。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芦花上,还是傍晚的余晖为其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等待着人们来探寻、来感受。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以湿地生态、湿地文化为核心特色,集湿地生态观光、湿地科普宣教、滨水休闲度假、湿地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的静谧和冬意,在芦苇的黄色温暖里,多了几分意趣和生机,也把湿地浓缩在了迷人的生态画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