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六期#
#2024年的最后100天#
一夜醒后,列车早已过了咸阳、杨凌、宝鸡、天水、甘谷、陇西等车站。因为我原来最远西行地只到过西安。心想要把没有到过的每一站都欣赏欣赏,结果这一路风景都在黑夜里、在睡梦中错过了,现在剩余的沿途风景我定要好好地欣赏……
上午11点列车到达兰州车站。趁着列车停靠的空挡,我伸长脖子,尽可能地多看多记一些这里能看到的景象。因为我要解童年时的一个心结:记得孩提时我有一位本村的女同学、好伙伴,她叫亢金应,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兰州上班,其实她的户籍也再兰州,只是父母要工作,就让她在老家两个哥哥家里上小学。每当她说起父母的工作地时,都是神采飞扬,非常神气,说那里的环境,那里的楼房比我们这落后的农村好多了。她说的我们一群小孩子两眼放光,都抱怨自己怎么就没有一个在兰州工作的亲人呢。
五年级毕业那年,我的这位兰州户籍的同学终于要转学回兰州上中学了。我们相互拥抱,恋恋不舍,但更多地是对人家能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的羡慕。估计我们今生后会无期了,为之,我难过了好多天。
今天,时隔四十多年后,我终于要路过儿时好友亢金应的家乡兰州了,虽然兰州若大,不知好友故里,并且时隔多年,这里早已沧海桑田,变化惊人;虽然我们都是年过半百,如今就是擦肩而过也识不得“庐山真面目”;虽然我只是坐车路过兰州,但是我还是要对这个心里早已惦念的,崭新而陌生的城市道一声祝福,对往昔的故友道一声珍重。只为传递心中一种久违的心意:你好吧,兰州!你还好吧亢金应,我儿时的同学加伙伴。
下午14点13分火车终于如期到达青海省的西宁火车站。一下车,天气也没有预报的那样有雨,气候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身体也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之感,我们很庆幸。因为颁奖现场设在化隆县的群科新区,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行程,我们在火车站周围粗略地欣赏了一番,又拍了几张照片做留念,然后就坐上了西宁到群科新区的长途汽车。
这下可近距离观赏青海沿途的风景了。
不知几时,一缕阳光透过裂开的云层照射下来。仅比家乡的海拔只高出一千多米,我就感觉这里的天空怎么那么低,天那么蓝。朵朵飘浮的云儿洁白好看,清晰养眼,让人有一种想伸手撕下一块披在身上当点缀的冲动。这时就连太阳光的感觉都那么明亮刺眼,让人又爱又不敢正视。来时就有朋友提醒那里的太阳光特别强,出门一定要带墨镜的,我还不以为然,这时我信了。
青海西宁到群科的高速路上,一路都看到新城市新楼群的丰美轮廓:不时有一架架设计美观的立交桥匆匆当头划过;透过车窗也能看到一排排独特的少数民族住宅,每户农家院的大门上都插着一杆布旗。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藏族人居住的村子,门头上高高挂起的那面旗叫风马旗,那是藏族人的一种风俗。
路边的绿树列队匆匆划过眼前。车窗外最养眼的就是一路上大片大片的,正在热热闹闹开放的格桑花儿。它们喜喜庆庆,热热闹闹的,好像在夹道欢迎我们这几位东方来的客人。
一路上都能看到一些红男绿女或老年夫妇在忙碌着农活或在匆匆赶路,他们虽然不再有电视里看到过的,身着绣花的民族盛装打扮,但依旧不同于内地人,他们男的基本都是头带浅脸小白帽;女的头上或戴黑风帽或披黑色的头巾,行成了一道很不错的风景。
蓦然从擦肩而过的少数民族人身上挪开视线,前面一条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化隆人民欢迎您”。让人看了即亲贴又感动。一路上,热心好客的少数民族司机不断地为我们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介绍哪里是值得游玩的地方;介绍路边一些我们不认识的果树。路边一种我们不认识的果子,问到他时,他耐心地告诉我们说,当地人叫这种果子为“软”,说是一些老年人比较喜欢吃的果子。
下车后,我们又坐出租车到指定的旅馆住宿,那个酒店环境还不错,叫景曼酒店。我们见一楼大厅绿植风景不错就赶紧拍照发给家里人,说我们终于到目的地了,让他们放心。
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热心,酒店工作人员及时安排我们入住,我们对他们的热心周到表示感谢。
同行的黛馨老师因为高原反应,半夜突然咳嗽、胸闷、肚子不舒服。她怀疑是头天晚上吃坏了肚子,我根据朋友的提前预告,知道这是高原反应,一问才知道她并没有安照我的叮嘱去吃我给她的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药。尽管我说这是蓝帽认证的正品保健药,说我吃后感觉还不错,让她吃了预防高原反应。但是她只服用了一顿就不再吃了。她自己随便找了一些药吃了,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咳嗽症状轻了,肠胃病重了,肚子难受,夜间闹肚子了。
这时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帮她调理身体了,再加上我怕自己半夜失眠,就喝了安眠茶,这三更半夜总是也睡意很浓,懵懵懂懂的。
早上我起床后洗过手脸,赶紧烧了一壶开水,她喝了点,吃了点东西后,我让她吃一粒吗丁啉,感觉稍好些。接着我们就准备搭车往颁奖会场去。当地的一位老师得知我们三人中就有两人腿疾严重,行动不便,就开车过来接我们去颁奖会场。我们被东道主这无微不至的关怀包围着,特别感激,心里觉得暖暖的。
青海省作协、海东市文联、化隆县政府等部门,非常重视这次文学颁奖典礼,有包括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东海市文联主席李玮、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河湟文学学会会长李成虎等在内的十位重要领导莅临颁奖现场助力。会场宽敞豪华而浓重,参会人数近百人。颁奖典礼上十余位身穿职业西装的礼仪小姐,成了颁奖会场另一种独特的风景。
所有入会作者都按照桌牌安静入座。
会场进来一位坐轮椅的女作者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时我很是感慨:一是感动文学的力量巨大,让一个行动不便的创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前来参加颁奖活动;二是感动这个行动不便的文学朋友一直被爱包围着,无论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都主动为她提供帮助,让她备受关怀。
在这里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文友。身边坐着一位化隆本地女孩,她叫马亚,会前我们欢快地交流着。她的作品获得了第一名,我夸她年轻轻的竟这么优秀。她指着书本上我的作品说;“你得第二名也是很不错的呀……”。
一切流程顺利进行着。我为了纪念这次难得颁奖典礼活动,用另一部手机进行全程录音,留作纪念。整个活动非常顺利圆满。我们几位外地来的作家朋友,都非常佩服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这么看重文学宣传的力量。他们给每一位到会作者不仅发放奖牌和荣誉证书,并发放出版好的《百名作家写“青海拉面”》的精装版书籍和他们当地出版的《湟水河》文学杂志。一个装书的布书袋上也不忘印上“人民文艺为人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化隆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这是要把大美青海化隆县的艺术宣传名片传递到全国各地呀。小小的一个县级文联承办单位,竟能把这次颁奖典礼活动举办得如此有高度、有深度,真是让人佩服呀。
这次来青海除了感谢承办方领导和老师的盛情招待外,更要感谢当地作者马乙拉四老师对我们车接车送的热心服务。他虽然是化隆县主管领导安排接送我们的,但是他非常细心且热心。不管是会前会后,还是返酒店取行李箱,去长途汽车站,他都开车服务,还帮助拿行李箱,这让我们很是感动。我们同行的黛馨老师因为感动,还把自己带来的唯一一本力作赠给这位马乙拉四老师,以表示心中的谢意。我们仨都诚心邀请他有机会到河南三门峡灵宝来玩。
因为黛馨老师高原反应非常太重,况且她隔天在灵宝还有一堂红色文化传承课要讲。我也怕去海拔更高的地方玩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于是我们不敢去挑战那几个更高海拔地的景区。就连想去那多日来萦魂梦牵,心心念念的茶卡盐湖、七彩丹霞景区简单“览风光,留特写”的机会都无奈放弃了。
然而我们依然觉得是满载而归的。一个空前的,盛大的颁奖典礼活动,那丰富的内容,早已填满了我们的心田:见到了一些敬慕已久的平台老师;结识了一些青海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朋友;一个和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老师和青海河湟文学学会会长李成虎老师单独合影留念的机会;还有这里不同内地人的民族服饰、热心的老师和司机、以及醒目的“夏都西宁欢迎你”“化隆人民欢迎您”,连同这片繁华而美丽的西宁城,化隆群科新区……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好长一段时间最有滋味的回味。
当踏上西宁至上海的返程列车时,我再次回首大美青海、夏都西宁,心想一定要继续学习,努力笔耕,争取参加来年青海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征文大赛,争取再次获奖。不为别的,只为调整好身体,调整好心态后再来青海,把青海省名胜古迹游遍,来弥补今日“来匆匆去匆匆”的青海之旅。我要让青海省高原地带的蓝天白云,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镶进记忆的深处。
么么哒,青海!再见,化隆群科新区!再见,西宁!
作者简介:
亢秋亚,网名,春雨洒洒,中国微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三门峡作家协会会员,灵宝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先后在《豫西报》《洛神》杂志《三门峡报》《西部晨风》《金城灵宝》《灵宝原创》《今日作家》《燕山原创》《中国金城传媒》《今日头条》《河南文苑》《文学百花苑》平台及杂志 《河南科技报》《三门峡校园网》《函谷杂志》等媒体发表信息,社区人物、报告文学、游记、散文、小说、诗歌3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