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生如建筑,在M+博物馆重新解读贝聿铭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2024-09-27 18:53:05

国际知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17年–2019年)的建筑生涯纵贯七十载,知名作品横跨欧亚美辽阔地域,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香港M+博物馆开启大型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通过400多件作品将建筑与社会、文化及贝聿铭的人生轨迹进行对照,全面回顾这位建筑巨擘波澜起伏的建筑生涯和丰盛的精神世界。

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影响深远的建筑师,1983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贝聿铭擅长从文化和历史原型中掇菁撷华,他的知名作品以公共建筑、美术馆等文化建筑为主,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质。从肯尼迪图书馆、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到巴黎卢浮宫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以及凝注对家乡深情的苏州博物馆……这些经典地标建筑奠定了他在现代建筑史中的显赫地位。

贝聿铭一直坚持建筑不是潮流,而是永恒的事业。他认为建筑师有责任对社会和历史负责。他与自己的老师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交谈时说:“生活如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从这一金句延伸出去,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确立了展览的精神内核。

展览从2014年开始策划,策展团队与贝聿铭之子、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及创始人之一贝礼中经过长期讨论与筹备,最终,获得贝聿铭本人的同意。2017年,M+联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与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共同举办“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进一步构筑展览的基础框架。最终,在大师离世后的第五年,首个贝聿铭全面回顾展得以面向世人。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设有六大主题——“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房地产和都市重建”“艺术与公共建筑”“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和“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将建筑、社会变迁以及建筑师的人生历程紧密结合,多角度呈现贝聿铭的建筑美学,对形式、空间、建筑材料技术的创新研究,以及在文化领域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大贡献。

贝礼中认为此次展览首次全面地记录了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个人故事和职业生涯在展览中一一呈现,细致而富有启发性,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展览展出许多未曾面世的绘图、手稿、模型等珍贵原始资料,为观众提供了解贝聿铭跨越文化与时代的新视角。

同时,展览通过新一代摄影师委约的摄影作品,用当代视觉呈现十一个建筑项目,参与摄影师包括何兆南、久保田奈穗、李国民、乔瓦娜·席尔瓦、穆罕默德·萨姆吉、田方方和米田知子。展览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筑学院合作,制作了五个全新的建筑模型,展现他建成和未实现的项目,现场用竹子搭建的建筑模型意在还原贝聿铭在麻省理工学院时期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家学渊源与外出求学

展览的首个主题“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从贝氏的名门家族史娓娓道来:贝聿铭于1917年出生,年少时期在上海和苏州生活,贝聿铭的叔公——知名颜料商贝润生曾在家宅的园中养湖石布局园林,童年的贝聿铭经常在狮子林嬉游,这段时光对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让他知道人与自然可以互补,“人的手与大自然结合之后,就成了创意本质。但要能敏锐捕捉到自然的力量,并运用到设计中去,却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贝氏家学渊源,蕴藏着东方文化底蕴,贝聿铭18岁赴美留学,先后于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专业。从留学时期的毕业作品,到近年来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的作品在超越文化边界的同时,都带有显著的东方式低调含蓄之美,一如其人,谦和从容,彬彬有礼。

> 香港中银大楼

1939 年,贝聿铭从麻省理工毕业,他心怀正在战争中的家乡,设计毕业作品“中国宣传单元”用竹子为材料制作出的简易书报贩售亭,方便组装和搬运,用作投放在乡村与社区中方便传播文化与知识。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设计中,贝聿铭提交的方案是“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将中国古建筑和园林的风格与几何图形巧妙交融。在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中,贝聿铭将大厦外观的菱形图案比喻为“节节高升”的竹子,象征着蓬勃的生机和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竹子一直象征着“不可居无竹”的东方文人精神,贝聿铭用竹子比喻自己——“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然而狂风暴雨中“弯弯腰”也并非易事,贝聿铭一生中遇到过诸多坎坷和争议,他以一种处境不变的方式渡过难关。1973年,贝聿铭合伙人设计的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因为新型玻璃材料的不稳定性,导致玻璃纷纷掉落。贝聿铭名誉损失惨重,地位显赫的客户们纷纷转投委托,在这段至暗时刻,贝聿铭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从而帮助事务所渡过难关。

主流的批判与赏识

> 巴黎卢浮宫

多年之后,巴黎卢浮宫改建计划是贝聿铭另一个饱受争议的项目。当时很多人认为玻璃金字塔太过前卫,与古典的卢浮宫格格不入,贝礼中回忆说有人走过他们父子身旁直接表示唾弃,法国主流媒体都在批判这项设计,《世界报》甚至大字标题说贝聿铭的金字塔将是“死亡之家”。金字塔项目的成功除了贝聿铭个人的才华原因之外,与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强力支持不无关联,展览“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主题集中讲述了贝聿铭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面对名流和权贵,如何说服他们,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的。这些在历史上闪光的名字,包括艾默生、格罗皮厄斯和肯尼迪家族等。1981年,密特朗上任总统,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宣布了卢浮宫改造计划,负责人通过画家赵无极牵线,联系到了贝聿铭。

>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密特朗总统在1970年代访问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馆内的小型玻璃金字塔正是后来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原型,贝聿铭的名字也在那时进入了他的视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案例中,贝聿铭通过对角线切割,使得建筑角度倾斜,整个项目轴线迁移,使视觉体验更加流动。按贝聿铭的说法,卢浮宫需要一颗“心脏”,光是心脏的动力。这个设计是从几何、空间、光线的角度出发推敲出来的结果,因为能以最小表面积引入最大的日光,也不会占用广场过多的空间。贝聿铭喜欢凡尔赛宫苑的设计者安德烈·勒诺特尔,贝聿铭在《大卢浮宫》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勒诺特尔给了我最大的启发。金字塔的律动来自整个建筑的几何性,而这种几何性正是根植于法国文化的。”

源于艺术创造艺术

贝聿铭热爱古典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他曾在采访中说:“巴赫重复同一主题,但又包含无尽变化的可能,在形体、结构、颜色和空间上,音乐和建筑是融通的。”贝聿铭自小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对东方传统文化和艺术非常熟悉,其作品中高雅精炼的几何线条,也正是基于他对绘画、雕塑、音乐等不同艺术体验的敏锐感受而生。在贝聿铭眼中,最好的公共建筑就是博物馆。“我偏好博物馆,因为它总结了一切……我在盖博物馆的时候总会学到许多事情;如果我不去学,就无法设计。”

在纽约生活期间,贝聿铭夫妇常去逛画廊、收藏艺术品。他与赵无极、蔡国强、亨利·摩尔等诸多知名艺术家是互相启发的人生挚友。他将委托创作的艺术珍品融入到自己设计的博物馆、银行和住宅等项目中,贝聿铭将人的体验作为最重要的前提,坚信博物馆是最佳的公共项目,因为它们是观看者体验艺术、历史和建筑的最佳途径。在形式和内容上,艺术品和建筑相得益彰,呈现“建筑是历史与艺术的融合”关系。

为了布置华盛顿美术馆东馆的入口,他向亨利·摩尔定制了雕塑作品。在建筑内中庭上方,则悬挂着亚历山大·考尔德的动态雕塑,在地面投下迷人的光影变幻效果。贝礼中在采访中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大收藏家,他喜欢立体主义,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像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和乔尔·夏皮罗(Joel Shapiro)等这样的艺术家……”

光线绝不可少

>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很早就对立体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个人对早期的立体派雕塑欣赏有加:“要欣赏这些雕塑,光线绝不可少。事实上,如果没有光线就不可能欣赏任何雕塑。这一点也可以延伸到建筑。我认为,我在设计建筑时,光线是首要考量之一。”在哈佛的研究生导师马歇尔·布劳耶那里,贝聿铭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光线在建筑中的运用,“让光线来做设计”也成为贝聿铭的名言,贯穿设计生涯。1963年落成的中国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堂,可以看作是他独立作品的初始,该项目由贝聿铭与两位年轻建筑师陈其宽、张肇康合作,设计出薄壳双曲面外观的教堂造型,仿佛双手合十正在祷告,向上仰望是东方韵味的“一线天”。

> 苏州博物馆

通过几何天顶或外窗让光线流动入室,营造光影间的虛实关系,也显著体现在他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也是他寄托故乡情怀的晚期代表作。1999年,贝聿铭受苏州政府委托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博物馆以新颖的当代方式演绎传统吴地文化,中央大厅的设计由一系列动态的几何折叠构成,从八角形开始,由三角形、菱形和矩形过渡,逐渐上升到屋顶的顶峰,与传统建筑中折叠的屋顶相应和,用较小的玻璃切口引入自然光线,室外的水景与园林巧妙融合,充满江南韵味。

用设计解读历史

> 美秀美术馆

在日本美秀美术馆的设计中,他更是游刃有余地将自然、艺术、建筑融合为有机体。他说:“我肯定来这里的人将会明白,我是有意识地令此美术馆与自然融为一体。”美秀美术馆座落于京都滋贺县,百分之八十都隐在山谷里。据说贝聿铭第一次造访时就被葱郁的山林所吸引,因为让他忆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前往美秀的过程被设计成探寻“桃花源”之旅,需要穿越山中隧道,“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隧道尽头的垂枝樱花密林成为春日的游览胜景。穿过隧道,经过隧道和斜拉索桥的蜿蜒的路径之后,美术馆宛如“忽逢桃花林”般露出神秘真容。2017年路易威登秀场选址于此,带来仙气飘飘的时尚盛宴,展览中播放了这次大秀的片段,以及和贝聿铭建筑相关的其他电影片段。

>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设计是解读历史的方式,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的收官之作。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为期六个月的规划中周游穆斯林世界的建筑以了解其历史,他请求卡塔尔王储为其建立一座独立的人工岛。贝聿铭的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灵感源自9世纪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内的洗礼用喷泉,饰以传统伊斯兰图案,以捕捉“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贝聿铭将世界作为整体来思考,展览试图通过六个主题传递这种可贵的全局观精神,建筑师所秉持的现代主义理念根植于他对传统的熟知和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动荡的世界局势,构思出切合当地需求和客户要求的设计策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些融古汇今的设计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让我们得以在当代语境中构想建筑的未来。

文 Article / 刘星 Liu Xing

图 Pictures / M+博物馆 M PLUS MUSEUM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欢迎购买艺术与设计杂志

长按二维码左侧

跳转购买链接

热门文章

盘点2024最美录取通知书

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队领奖服公布

多所高校学位服上新,有你的学校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