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晓磊 见习记者 尹翔
曾因红白事大操大办被困扰的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大坡顶村,如今以一碗大锅菜的朴素实践,悄然掀起移风易俗新风潮。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实践?河南法治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村民郭某告诉记者,过去“白事不找酒席和吹鼓手,别人会骂我不孝,只能硬着头皮铺张”。这种“讲排场、比面子”的恶性循环,让许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2018年,大坡顶整村搬迁到了安置区。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风气,大坡顶村“两委”创新思路,将村集体一闲置门面房改造建成便民服务社,不仅提供宽敞的办事场地,还免费配备水电、桌椅板凳、灶具碗筷等全套设施。自2020年起,该村通过建立微信群、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广泛宣传“厚养薄葬”理念,并推选7名德高望重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将简办标准写入村规民约。
理事会会长许松岭说:“我们立规矩,办红白事有便民服务社,白事不摆宴席,改吃大锅菜,每碗成本控制在10元内,红事简办,既省钱又避免浪费。”
为破除“面子”枷锁,大坡顶村“两委”与理事会打出“组合拳”——干部带头示范,专人全程服务,推行柔性劝导机制。
今年初,80岁村民张大爷病逝。其子女原本计划按传统操办,但在理事会人员劝说下改为简办。村民自发组成的帮工队负责备菜熬制,吊唁亲友分批进入服务大厅,每人一碗热腾腾的大锅菜,葬礼庄重而肃穆。
改革成效不仅体现在经济账上,还减轻了人情负担。据介绍,自2020年成立便民服务社以来,该村通过制度约束、情感疏导、服务创新等举措,累计为群众节约支出近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