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与“食”俱进,创新发展!漯河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
河南发布
2024-10-11 20:49:2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措施有效推进,漯河市从“中原粮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原小城发展成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10月11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漯河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漯河市“‘食全食美’ 向新而行 建设优势再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食品名城”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漯河市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两位

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介绍,近年来,漯河市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

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跑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加速度”。坚持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持续夯实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协同发力,开辟发展新空间,高质量发展经验五次获得国务院大督查表彰。坚持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2021年至2023年,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位,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两位,今年上半年居全省第1位,保持了全面领先、持续领先良好态势。

围绕做强主导产业,完善生态、链群发展,漯河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统筹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持续壮大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践行“大食物观”强化链群建设,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全省1/5、全国1/50,成为全省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的重要支撑,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食品名城加速向美食名城转变。接续实施249个创新引领型重大项目,分类实施企业培育工程,2023年获批省级“瞪羚企业”的数量是过去三年总量的2倍。

围绕强化创新驱动,超常规建、大力度引,加快建设龙头带动、人才汇聚的现代化创新之城。漯河市锚定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龙头,联动河南食品科创园、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创新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1.14%增长到2023年的2.17%。完善“实验室+研究生院+中试基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园区”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建立人才“引育留用”闭环,推出高层次人才“六可选”政策和进一步加快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是2022年的3.7倍。

围绕为民利民惠民,普惠共享、久久为功,加快建设文明引领、温暖可及的现代化幸福之城。漯河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70%以上财力投入民生领域,市养老产业园、高水平医院、智慧教育园区等七大民生项目和口袋公园等“小而美”精品惠民工程同步实施,12.2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主城区雨污分流覆盖率80.1%。“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沙澧河“万灯迎宾”、千机飞“只有漯河”等文旅品牌出圈出彩,漯河港临港经济加速成长,成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活力、城市能级进一步发展壮大,“水”“绿”生态底色不断厚植,“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省领先,居民获得感指数和生活舒适指数全省最高。

叫响“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城市品牌 加快向美食名城转变

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规模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近年来,漯河市食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要求,漯河如何跑好新赛道?

“我们以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两个高地’建设为载体,围绕五个方面发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秦保强表示,漯河市聚焦全食品领域、全食品产业、全食品链条向新而行,加快完善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今,吃出绿色健康已成为饮食新时尚。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放心,漯河市深化营养健康研究,推动“益生菌+”赋能、天然色素代替等,发展“三减三健”功能食品、有机食品、优质蛋白等,同时深化食药同源研究,延伸特医特膳食品产业链,加大工程化食品等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工艺攻关,占领未来食品制高点。

为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创+食品”“韵味+风味”“场景+美食”“故事+非遗”等融合产品应运而生,秦保强介绍,漯河市精心推出“漯河宴”、提炼升华“漯河味道”,叫响“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城市品牌,加快向美食名城转变。

产业发展创新,人才是基础,为此,漯河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构建新格局,中原食品实验室研究生院开始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首期本科生已入学,河南食品科创园建成后将是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食品研发、中试、成果交易、孵化、转化集群。此外,漯河市还实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归属机制等,塑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新 漯河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有何“妙招”?

“沙澧河万灯迎宾”“千机飞只有漯河”……随着河南文旅越来越热,漯河市在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上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介绍,漯河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以贾湖文化、许慎文化、食品文化、商埠文化“四大文化”为核心,持续提升“七大文旅”项目,创新开展“十大精品”活动,文旅产业正逐渐成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3017.8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亿元、增长22.5%。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新”,漯河市是如何做到的?马明超说,一是深度挖掘四大文化内涵,彰显文化自信,助力经济发展。贾湖遗址博物馆开馆,贾湖文化研究会成立并运营,成功举办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贾湖遗址第九次考古发掘发现中原地区最早的环壕聚落,再次印证了贾湖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连续举办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三月三拜字圣”祈福活动开创弘扬许慎文化新路径等。

“我们市还打造了漯湾古镇、河上街景区,重现了八方辐辏(còu)的商埠盛景,展现了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商埠文化特质;‘漯河宴’‘漯河味道’成为新的‘文化体验’,食品文化浸润食品产业提质升级,‘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成为城市文旅重要品牌。”马明超说。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突出“七大文旅”项目,不断推动城市出圈出彩。“贾湖遗址保护开发带动周边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村遗一体、美美与共,的新模式成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马明超举例说。此外,沙澧河文化风光带亲水融绿,千机飞“只有漯河”火爆出圈,万灯迎宾、汗血宝马、沙滩夜宴、非遗市集等业态集聚,四季五场灯会常态举办;漯湾古镇天天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成为夜游打卡目的地;河上街景区“一园三馆四街”扩容提质,被评定为河南省首批夜经济集聚区、全国旅游研学基地……

三是坚持创新创意驱动,持续丰富业态体验,充分激活产业动能。漯河市组建文旅集团围绕文旅全产业链谋篇布局,成立文旅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发布百款“漯河礼物”文创精品,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举办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全国夏季村晚等主题活动156项,引爆节日旅游市场;先后承办第11届东亚空手道锦标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省长杯校园足球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跟着赛事去旅行”让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推出贾湖文化探源之旅,经典南街寻梦之旅,美味漯河亲子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全市景区实现了精品活动互动、文化内涵互补、旅游功能互促、交通空间互联,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漯河正在成为全国知名食品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大家到漯河,一起感受今朝漯河的青春活力。”马明超说。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大河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