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安程林 黄琨
“‘三夏’了,我们把跨区作业证给大家送过来……”5月21日一大早,许昌市建安区农机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该区五女店镇兴旺合作社,把鲜红的《2025年度农机跨区作业证》送到了农机手张军卫手中。
近年来,建安区农机发展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作业证“一站式”办结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着力解决农机“进城难”问题,真正实现农机手“只进一扇门,办完所有事”,让其“领证无忧”,为夏粮抢收按下“加速键”。
“有了这证,跑高速免费,加油还有优惠,这下麦收跨区作业心里踏实多了!”张军卫高兴地说,经过系统专业培训、严格的农机性能检测等环节后,他成功取得作业证。本周末就要和同事们一起驾驶合作社的8台机械奔赴驻马店、漯河进行跨区作业,预计10天后返回。
根据建安区今年“三夏”生产形势分析研判,该区72.69万亩小麦预计于五月中下旬陆续开镰收割。结合“中原麦收时间表”,驻马店、南阳等地小麦会率先成熟进入收获期,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地也将紧随其后。跨区作业证的发放,如同“通行证”,农机手们可凭此一路“转战”各地麦收战场。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区域性农机短缺难题,更为农机手拓宽了自身增收渠道,实现多方共赢。
建安区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吴保根告诉记者,该区坚持送检下乡服务,目前已对建安区所需检验的农机车辆完成全面检测,并累计发放跨区作业证350余本。
据了解,今年刚进入“三夏”,建安区农机部门就在辖区西、北高速路口设立2个“建安区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开展“三夏”农机志愿服务,向过往农机手发放《致小麦联合收割机手的一封信》《农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告知书》,告知建安区“三夏”机收服务值班电话,并免费提供毛巾、矿泉水、去火茶、风油精、清凉油等消暑降温物品。截至目前,建安区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共接待过往小麦联合收割机50余台、机手及随行作业人员一百多人次,免费发放各类农机安全宣传资料500余份、各类防暑降温物品一百多套。
吴保根说,近年来,建安区跨区机收规模不断扩大,作业机具越来越先进,作业技术越来越过硬。在接下来的5个月时间,该区预计有300余台联合收割机外出参加跨区作业,预计实现收入近3000万元。
从专业培训提升农机手作业技能,到规范发证保障其合法权益,再到贴心服务全程护航,建安区通过“培训+发证+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机手的“钱袋子”,显著提升麦收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