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立方观察|直播电商“疯狂”背后
大河财立方
2024-09-18 15:17:04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最近,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频繁陷入带货风波,从“问题扣肉”到“假茅台”,再到被曝光的非原切牛肉卷和产地疑似造假的“高端月饼”,一系列事件不仅让“疯狂小杨哥”本人头疼不已,更将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9月17日,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发布通报:针对近期备受瞩目的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销售“香港美诚月饼”过程中涉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该局已正式立案调查,并承诺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事实上,这类事件并非个例,频繁曝出的头部主播带货问题早已成为舆论焦点。为什么这些曾经的直播电商“金字招牌”会接连“失控”?

首先,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直播电商市场中监管机制的滞后与头部主播自身责任意识的缺失。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百亿元暴增至2023年的数万亿元。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商业生态。头部主播们依靠流量变现、抽成佣金和高额坑位费,迅速积累财富,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脱离了商业规范的约束,开始在利益的驱动下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频频出现的“翻车”事件,正是监管与自律失衡的直接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网络消费进行了专门规范,并明确了平台、直播间、主播各方的责任,但在实际执行中,头部主播却频繁利用“广告代言人”的身份来规避风险。

他们往往在直播商品页面标注“本商品销售者为链接所属店铺而非本直播间”等字样,以此降低自己的责任。而这背后的逻辑是,在直播带货领域中,一旦商品出现问题,主播只需承担连带责任,而不必“退一赔三”,以至于他们有恃无恐,风险意识淡薄。这也暴露出行业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直播电商行业中,头部主播处于利益链的顶端,掌握了话语权,却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监管部门固然已将头部主播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却难以落实到位。直播平台作为主播的直接载体,在追求流量和收益的过程中,往往放松了对主播的监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主播的违规行为。主播、平台、商家之间的利益纠缠,导致了消费者权益的严重受损。

面对频繁的“翻车”事件,不能仅仅依赖于监管部门的“亡羊补牢”。直播电商行业需要的是多方力量的共治:平台、主播和消费者共同构建起行业健康发展的秩序。首先,直播平台应加强自律,设立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机制,对头部主播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其次,头部主播必须转变心态,认识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作为行业的标杆,头部主播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到货真价实、信息透明。消费者也应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及时投诉举报问题商品,共同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直播电商行业飞速发展,已从曾经的野蛮生长进入到精细化管理阶段。但头部主播的频繁“翻车”却提醒我们,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和规模的扩张上,更需要在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上前行。消费市场讲究诚信,直播电商作为消费新形式,更应以诚为本。对于头部主播来说,赢得信任比赢得流量更重要,失去诚信,无异于失去未来。

直播电商是风口,也是风暴眼。没有人能一直享受这个行业的红利,头部主播们想要在行业中立足长久,必须学会在利益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在于跑得有多快,而在于走得有多稳。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