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酱香型白酒的特殊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小知识
2024-09-19 22:17:38

#创作挑战赛五期#

#顶端秋日创作季#

#双星计划2周年#

在中国浩瀚的酒文化中,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复杂的风味层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白酒中的瑰宝。尤其是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本文将深入探讨酱香型白酒的特殊酿造工艺流程,从原料选择、制曲、酿酒到勾调、窖藏,全方位解析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



一、原料的精挑细选

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和水,每一种原料的选择都至关重要。高粱,尤其是茅台镇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这种高粱颗粒小、饱满、呈酱红色,富含淀粉,且破碎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0%),以确保在多次蒸煮和发酵过程中仍能保持较高的出酒率和酒质。小麦则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要求无杂质、无霉变,且蛋白质含量适中,以保证曲块中微生物的活跃度和酶类的丰富性。水质方面,清澈无异味的水源是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的基础,茅台镇特有的赤水河水质清冽甘甜,为酿造过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12987”酿造工艺详解

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复杂而精细的“12987”酿造工艺。这一工艺可概括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一年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以及足年窖藏和精心勾调。

 1. 端午制曲

制曲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端午时节,气温升高,湿度适中,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此时,选用优质小麦,经过粉碎、加水润湿、堆积发酵、烘干等工序制成高温大曲。制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使曲块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丰富的酶类和香味物质,为后续的酿酒过程奠定基础。

2. 重阳下沙

重阳时节,茅台镇特产的糯高粱成熟收仓,此时开始投料,称为“下沙”。下沙时,将高粱磨成一定比例,润粮后加母槽蒸透,再与曲粉混合堆积发酵。重阳下沙的选择,既考虑了原料的成熟度,又顺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有利于酿酒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



 3. 九次蒸煮与八次发酵

从下沙开始,经过多次蒸煮、发酵和取酒,共需九次蒸煮和八次发酵。每次蒸煮约需两个小时,随后进行摊凉、拌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等工序。九次蒸煮使高粱中的淀粉逐步糊化,转化为糖分和酒精;八次发酵则让微生物充分作用,产生丰富的香味物质。这一过程中,每一次蒸煮和发酵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

4. 七次取酒

在九次蒸煮和八次发酵的基础上,进行七次取酒。前两次取酒虽不直接用于勾调,但为后续发酵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三至第五次取出的酒,酒体酱香突出,柔和、尾净,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取到的酒称为“小回酒”,酱香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第七次则称为“尾糟酒”,醇和、焦香味重,微苦。这七次取酒,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酱香型白酒丰富的风味层次。

 三、窖藏与勾调

取出的原酒需经过长时间的窖藏,以进一步醇化和老熟。酱香型白酒的窖藏期至少为3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年或更长。窖藏过程中,酒体中的杂质逐渐沉淀,香味物质更加融合,口感更加细腻柔和。窖藏结束后,勾调大师会根据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的基酒,按比例精心勾调,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风味。



酱香型白酒的特殊酿造工艺流程,是其独特风味和卓越品质的重要保障。从原料的精挑细选到“12987”酿造工艺的严格执行,再到长时间的窖藏和精心的勾调,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使得酱香型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酱香型白酒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中国白酒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