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人心
——读《瓜子道》有感
文/苏红军
《瓜子道》一文,以质朴无华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情节,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个有关诚信、善良与担当的动人画卷,那人性的熠熠光辉与脉脉温情,就像一束明亮的灯光,射入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小说围绕"瓜子道"老板喜春在生产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艰难抉择而展开。彼时,订单迫在眉睫,而工人们却又因家中麦收需返家,生产陷入困境。在此情形之下,喜春面临诸多看似"便捷"的选择,然而,他断然拒绝。无论是妻子提议收购他厂瓜子冒充"瓜子道",还是选择延迟发货,他都坚守诚信底线,不为所动。他深知诚信在商业经营过程中,犹如建造一座大厦的基石一般重要,一旦失去,便会如"门缝里夹鸡蛋——彻底完蛋了"。在这物欲横流、商业利益的诱惑如影随形的当今社会,喜春能如此坚守原则,实乃难能可贵,令人不禁心生敬佩。
当面对工人们因麦子遭雨而满面愁容时,情况更是危急万分。若不及时赶制合同约定的产品,便会面临违约风险,届时损失将不堪设想。在这两难之间该做如何抉择?喜春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停止生产瓜子,启用烘干车间的设备,免费为麦农烘干那湿漉漉的麦子。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他的善良与担当,更凸显出其高瞻远瞩的大局观。当麦农即将遭受的损失与自身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并未仅仅着眼于一己之私,而是将心比心,心系麦农,以实际行动为他人排忧解难。这般无私奉献的精神,恰似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着实令人感动不已。
而作为该批合同立约方的买主杨老板,在得知喜春的这一大爱之举后,其反应更是令人赞叹。他非但没有因喜春可能的失信之举而加以责怪,反而依照合同价格打了20吨的款,并委托喜春将多出的5吨款项捐献于受灾农民。此举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诚信与善良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宛如一曲和谐的乐章,奏响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余音袅袅,令人回味。
"瓜子道",绝非仅仅是一个南瓜子的品牌称谓,它已然幻化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凝聚着诚信、善良、担当以及人文关怀等诸多美好品质。小说中的广告语"一个古老的村子,一颗有故事的瓜子,四代人的人文历史。自古诸事皆有道,道可道,瓜子自有其道,瓜子有道,瓜子之道,瓜子道也",恰似一把精准的钥匙,巧妙地开启了理解这种精神的大门,将其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喜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践行了"瓜子道",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道"在人心。
这篇小说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行为举止。于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能否如喜春一般,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坚守诚信的阵地,不为所动?又能否在他人深陷困境之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呢?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瓜子道》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明晰,唯有坚守正道,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稳稳立足。
发山先生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邃独到的洞察力,为我们精心烹制了这样一篇精彩绝伦的小说。此次荣获曹雪芹华人文学大奖,可谓实至名归。相信这篇小说必将如同一颗闪耀着金子般光芒的种子,播撒在文学的广袤田野,激励更多的人坚守诚信,传递爱心,进而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且让我以祝贺发山兄弟获得大奖时所写的一首诗作为结束语,聊表再次祝贺之意:
巩义文星耀八方,发山睿笔意悠长。
华章溢彩灵思涌,德艺双馨美誉扬。
《瓜子道》中诗情显,雪芹奖项盛名彰。
微语精言呈妙境,墨香逸彩绽华光。
匠心独具才华盛,妙笔生花韵味藏。
文坛阔步前程锦,再著宏篇普丽章。
微语精言呈妙境,墨香逸彩绽华光。
匠心独具才华盛,妙笔生花韵味藏。
文坛阔步前程锦,再著宏篇普丽章。
作者简介:
苏红军,笔名:阿五苏。河南巩义人,曾是一名参战退伍军人,文学爱好者。郑州市作协、巩义市作协及杜甫诗词学会会员。巩义市民俗研究会会长。闲暇时喜欢在文字中寻找乐趣,在田园间觅求发现。亦有文章散见诸多媒体平台,偶有发表于期刊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