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中国诗歌网 ,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过玉林路
邓建秋
一曲成都宇内传,玉林路最动心弦。
缠绵当属深秋雨,浪漫终归绮梦年。
藉以发呆唯酒馆,疑能转角遇春天。
时光流淌梧桐下,别有芙蓉红欲燃。
玉林路是成都的一条路,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曲“成都”使玉林路而闻名全国,而邓老师此作,又加重了其历史厚度,如同“桃花潭”一样。
本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诗人听歌,又经过玉林路,于是被歌曲触动而想到了自身经历。,而发声为诗。从整首诗,也可窥见诗人内心感情浓厚、极喜清幽宁静小路。
诗中前半部分写所见的路上风情。首联“一曲成都宇内传,玉林路最动心弦。”写景与人之事,玉林路上,不仅诗人一人经过,诗人内心深处的朋友、亲人或许也常常经过,于是这些片段进入诗人的笔下。前句“一曲成都”传遍大江南北,后句“动心弦”是指歌曲的玉林路那句更动诗人心弦,为何?制造了如此悬念,引起读者读下文。此联混成,前后呼应,张力十足,平常词句信手拈来,可见诗人文字功底。“缠绵当属深秋雨,浪漫终归绮梦年。”承接首联末尾之“动心弦”意向,诗人随之把读者的视线转向“深秋雨”与“绮梦年”,令读者遐想联翩,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怀念,写景中涂上了感情色彩,分明反映出诗人此时的落寞与孤寂,下片,转向怀念,“浪漫”是曾经,那么玉林路既是重游也是怀念曾经的一段故事,在诗人内心刻下深深的烙印。同时,以下句“浪漫”、“绮梦”的美好来衬托当下的孤寂与伤感,所谓“直道天凉好个秋”也!
三联“藉以发呆唯酒馆,疑能转角遇春天。”概括此时心境,转接到抒情。“发呆”写不知所归,唯有借酒以暂时缓解内心的孤寂,“转角”既是人生的转角也是王林路的转角,双关用得非常好,在秋天萧瑟之景下,转角处可否见到春的脚步?显然,不可能。内心对春的向往,加重了诗人对当下秋景的哀愁。其中“籍以”对“疑能”,“酒馆”对“春天”仍然是信手拈来,可见诗人律诗的熟练程度。那么,何为并置呼应?“酒馆”是地名,“春天”是气候,本来毫不相干。但是,它们被“并置”在一起了,同时还在声律词句的安排上运用了属对形式。于是,当我们仔细玩味两句诗时,就体悟到其中复杂微妙的内心共振。尾联“时光流淌梧桐下,别有芙蓉红欲燃。”梧桐本是凤栖之所,把时光流淌在梧桐之下,说明诗人内心向往遇到伯乐,遇到知音。“别有芙蓉”这个意向,写出了积极的心态。
邓老师此作于律诗中,技法严谨中规中矩,值得玩味之处,在于他将两种无法调和的情景成功地调和起来,开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方面是“深秋雨”、“发呆”的凄凉,一面是“绮梦年”、“遇春天”的赏心悦目之景,全都由玉林路这一主线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的凄凉描写,不足以表现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玉林路乃地理上的路,何尝不是人生之路的一中段?
一首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作为一个读者,我非常感谢此词给了我共鸣!也期待更多的读者读出自己的体会,完成本词创作的另一半。
特邀点评:韩倚云
诗人简介
邓建秋,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岷峨诗稿》副主编。
专家简介
韩倚云,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海淀。科技诗人、工学博士、教授。诗词方面主要专著《新中国诗史·航空航天卷》《当代诗词百首点评》。
"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om),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管,《诗刊》社主办,品牌栏目“每日好诗”,注册网站后即可投稿!每天推出一首原创好诗(稿酬500元,网站个人中心后台申领),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每周四开放“网友点评”,向广大网友征集评论,最佳点评者可获稿酬300元,点评稿费在次月由编辑联系点评者发放。
▲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网”
编辑:王傲霏,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