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筑牢社会安全防线的三个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20 11:04:52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部署未来五年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的易发期、多发期。因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社会安全防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着力加强各类社会风险的防范与管控工作,是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

首先,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降低社会矛盾滋生的可能性。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细化并落实相关政策,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尤其要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任务完成。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补齐医疗卫生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其次,要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一方面,要合理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切实维护其正当权益;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群众在安定有序的基础上依法表达诉求。加快构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畅通并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对各类社会矛盾,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充分发挥司法解决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

最后,要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做细行业性专业调解,做优各类调解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件,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首先,要加大警力投入,强化显性用警,科学部署调整值守点、必巡线、必到点,加大在车站机场、繁华商贸圈等人员密集场所巡逻密度,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全面落实公安武警联勤联动联防联控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强化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

其次,要将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相结合。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要加强被害人权益保障,完善被害人代表人诉讼制度、健全涉案财产追查处置机制。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依法严厉打击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

最后,要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把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进行到底。为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蔓延,需在其萌芽阶段就予以坚决打击,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惩治机制,持续加大严打和深挖力度,不断提升主动监测与发现能力,构建常态化的集中、滚动、重点排查机制,全面收集并深度挖掘涉黑涉恶警情线索。同时,应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策略,夯实基层基础,加大对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源头治理。此外,还需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能够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妥善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

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严峻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高度聚集、相互交织,应急处置不当可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妥善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需要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灵活高效的基层应急指挥体系,推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贯通衔接,确保上下贯通、一体应对。优化灾害信息的发布流程与问题反馈体系,将数字技术有效整合至信息发布与反馈的各个环节,通过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媒介提高灾害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以及畅通人民群众信息反馈和表达诉求。

其次,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将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灾害应对模式由侧重灾后救助转向强化灾前预防,由单一灾种应对向综合减灾策略转变,由单纯减少灾害损失向全面降低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整个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综合防范与应对能力。

最后,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以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运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科技要素,围绕“监测、调度、治理”三个方面,扩宽应急管理的应用场景,提高灾害事故监测感知能力,完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构建智能化应急指挥平台,增强复杂环境下灾害处置救援能力。

总之,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同步推进,以便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幸福安康、安居乐业。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逻辑研究”(22ZDA120)】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齐泽垚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