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武潇斐: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中国三农发布
2024-11-26 06:31: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一重要部署既延续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路,又在新的起点上对县域富民产业进行战略规划,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重要意义

县域富民产业突出表现为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有助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为乡村的文化繁荣、生态保障、组织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围绕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聚焦农民增收来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走深走实,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的重要引擎。应坚持以人为核心,根据县域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富民产业集聚人口资源与生产要素,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让县城成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质增效。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县域具有城乡联系紧密、地域范围适中、文化同质性强等特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场域,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一方面有利于向上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融合与要素交换,弥合城乡发展差距、集聚县域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向下带动乡村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县乡村产业分工的合理化与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分割,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必须立足区域实际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县域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因素差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

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很大,为县域产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河南光山的油茶产业、陕西柞水的木耳产业、宁夏银川的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都是当地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成果,在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必须跳出县域看县域,从市场范围拓展、分工细化深化、设施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中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守正创新。如吉林梨树、黑龙江五常等地积极推进机械化种植、合作化经营、绿色化转型,打造出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另一方面,聚焦市场需求变化,依靠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利用网络直播、跨境电商、网红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元素,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如江西资溪的面包产业、山东曹县的汉服产业都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县域产业集群的突出代表。

立足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县域历史文化是由特定自然人文环境长期沉淀、世代传承造就的,包括饮食、服饰、建筑、民俗等具体形态,具有标识性、独特性、稀缺性等特点,是县域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如沙县小吃、施秉苗绣、德化陶瓷等是具体文化形态赋能优势产业发展的典型,河北正定、山西平遥、安徽歙县等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的表率。要充分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展示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符号,培育承载县域历史文脉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经济价值呈现和文化传承保护的双向奔赴。

依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只有在集聚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形成链条长、带动广、有韧性的产业,才能逐步发展壮大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只有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基层群众能够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稳定增收,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可靠的群众基础。为此,必须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一体发力,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县域富民产业归根到底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必须强化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赋能传统地域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现代产业。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边界,主动对接市场对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民俗体验等的需求,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鼓励市场竞争,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依靠产业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使县域富民产业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更好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县域富民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因势利导、积极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政府应准确把握本地区位优势,将区域发展规划与国家规划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产业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义乌小商品、柳州螺蛳粉等地域产业的崛起,与当地政府积极发挥“有形之手”作用,尊重基层创新、盘活生产要素、大胆实践探索有着密切关系。各地应进行资源整合,把地域特色、资源禀赋、历史传承、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坚持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明确发展定位,做好统筹规划,在市场准入、标准制定、行业组织、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引导县域产业健康成长。坚持县域产业为民、富民的创设宗旨,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富民产业做强做优做大,让各方共同受益,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百姓致富、区域振兴。

作者

武潇斐‍‍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5日 06版‍‍

图源|新华社‍‍‍‍‍‍‍‍‍‍‍‍‍‍‍‍‍‍‍

编辑|宋锐‍‍‍

责编|曹梦媛

监审|钟倩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