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心理学: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就3种人
第一心理
2024-10-31 20:13:54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特别喜欢说“谢谢”

可能你刚递了个纸巾,他们说谢谢

帮他们按了个电梯,他们也说谢谢

甚至当你不小心撞到他们时,他们可能都会下意识地先说谢谢

有人说,这是礼貌使然;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有点过头了。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喜欢频繁说“谢谢”的人,往往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人:礼貌型

礼到人心暖,话多不伤人。

这类人从小就被教导要“讲礼貌”,父母和老师常常说:“对别人好要说谢谢。” 

于是,他们把“谢谢”变成了一种默认的社交程序,几乎成了一种自动反应。在他们的认知里,“谢谢”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种社交润滑剂

礼貌型“谢谢党”的显著特点就是,他们渴望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并且非常重视社交场合中的细微感受。

哪怕是小到帮忙递个纸巾,他们也会觉得必须表达感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用社交互惠原理(Reciprocity Principle)来解释这类行为。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通过礼貌和感激的表达来保持关系的平衡,确保自己在社交中处于一个友好的位置。

心理学家帕特里夏·德普雷斯(Patricia Després)在《人际互动与礼貌表达》中的一项实验中,将100名参与者分为两组:

一组被要求在日常互动中频繁使用礼貌性语言(如“谢谢”、“请”),另一组则减少甚至避免使用礼貌性词汇

研究持续了两周,目的是测试礼貌性语言对社交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频繁使用礼貌性词汇的第一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的社交互动更加愉快,且感觉更具安全感。

75%的参与者表示,礼貌性语言帮助他们缓解了日常交流中的紧张感,让他们觉得与他人的互动更加顺畅和舒适。

而减少使用礼貌性词汇的第二组参与者,报告称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更多的社交焦虑,且更容易产生误解或尴尬情境。

因此,礼貌型“谢谢党”通过频繁的感谢,就像给社交加了“保险”。

不仅仅是为了“讲礼貌”,更是通过这种方式维护人际关系的平衡与和谐,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社交冲突

第二类人:感恩型

知恩图报,方为正道。

第二种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其实内心充满了感恩。他们并不是机械地表达礼貌,而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每一件小事。

这类人通常都比较感性,生活中充满了对他人帮助的感激和对世界的善意

感恩型的人心里住着一颗“温暖小太阳”,他们认为每一个帮助都不该被忽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种感恩不仅对外,也对内。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感恩效应”(Gratitude Effect),认为发自内心的感谢能够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交满意度。

我们公司的小赵就是一个典型的感恩型“谢谢党”。

有一次,我帮她整理了一些文件,原本只是个小忙,她却非常认真地连声道谢:“真的太感谢你了,我要请你喝咖啡!” 

我笑笑说不用了。没想到,两天后,小赵竟然真的拎着一杯星巴克咖啡来到我的工位,笑嘻嘻地递过来:

“这杯咖啡是还你的人情,特别谢谢你那天帮我整理文件!”

小赵的感恩从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她总是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谢意。这份真诚的感激,让周围的同事们都觉得特别温暖。

有一次,小赵感冒了,隔壁的同事阿杰顺手递给她一包纸巾。结果小赵不但当时道谢,第二天还买了个润喉糖盒子放在阿杰桌上,

说:“谢谢你昨天的纸巾,嗓子好多了,送你这个小小的礼物,大家互相关心!”

正因为她总是这么用心,大家都觉得跟她相处非常舒服。仿佛每一句“谢谢”都带着一股治愈的力量,让你觉得被她的温暖所包围

根据《正向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定期表达感恩的人幸福指数提高了25%。

这些感恩型“谢谢党”不仅自己开心,还能通过频繁的感谢给别人带去温暖和正能量

感恩型“谢谢党”不仅仅是为了遵守礼节,他们是在用心感受生活中每一份善意,通过感谢把这种感激传递给他人,创造出更加温暖友善的社会氛围。

第三类人:不确定型

有时候,“谢谢”并不完全是出于感激或者礼貌,而是为了填补社交中的“空白”。

不确定型的“谢谢党”往往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社交情境中,他们担心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所以通过频繁表达“谢谢”来打个安全牌,确保对方不会对他们有不好的印象。

心理学中的“防御性礼貌”(Defensive Politeness)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过度礼貌来防止在社交互动中出现误解或冲突。

比如你身边的某些同事,他们每次开会迟到,第一句不是解释原因,而是马上来一句“谢谢大家等我!不好意思啊,太谢谢你们了!”

哪怕根本没必要,也会反复道谢几次。这类人通过不停地道谢来打消自己的不安,确保不会有人对他们的失误“心存芥蒂”。

社交焦虑与礼貌行为研究》中的数据显示,58%的社交焦虑症患者表示,他们在社交互动中会通过礼貌性语言缓解内心的不安和紧张。

这类人用“谢谢”来保护自己免于尴尬,也用“谢谢”来为自己搭建社交的安全网。

“谢谢”这个简单的词,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心理动机。

有的人是出于礼貌,希望维护人际间的和谐;有的人是真诚地感恩,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还有的人,则是用它来化解社交中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哪种“谢谢党”,他们的初衷都不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他人、对生活的善意体现

但就像任何行为一样,频繁的“谢谢”有时候会让它失去本该有的分量和意义。

所以,适度地表达感激,恰到好处地使用“谢谢”,既能传递出真诚的情感,又能避免让“谢谢”变成一种无效的社交习惯

不管是哪种“谢谢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善意。

下次,当你听到别人说“谢谢”时,不妨多一份理解与微笑,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The End -

作者-哇哇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谷雨妈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