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乐县:秸秆利用让“生态包袱”变“黄金财富”
濮阳网
2024-10-17 08:24:57

金秋五谷香,“三秋”生产忙。连日来,在南乐县田间地头,一台台搂草机、打捆机有序作业,田间的秸秆不停地被机器“吃”进肚里,随后一个个圆滚滚的草捆被“吐”出来,整齐地“躺”在田里,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今年以来,南乐县不断强化项目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收储运体系建设,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59.2万吨,利用量55.6万吨,综合利用率94%。

秸秆综合利用,是把昔日的“生态包袱”变成了如今农民眼中的“黄金财富”,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南乐县持续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加强供需衔接,强化技术支撑,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实现秸秆捆“草”成金,让秸秆“秸”尽所能,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

南乐县将秸秆原料化利用作为生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生物质资源优势,实行“市场需求、政府推动、企业利用”模式,通过免费收储、每户每亩奖补240公斤有机肥的惠民措施,撬动社会资本5800万元。积极引进安徽源民秸秆收储有限责任公司的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就地取材、就地转化、就地利用,对兴乐办、杨村乡等10个乡镇办约5万亩玉米秸秆进行打捆离田作业,共投入搂草机、打捆机等机械80余台,打捆秸秆2.17万吨,一个个金灿灿的圆柱形草捆为今年的丰收画卷增添了亮丽的一笔。该举措不仅从源头上消除了秸秆焚烧隐患,还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了0.6个百分点。“秸秆一部分打捆离田,一部分粉碎还田,群众再也不用为秸秆的处置问题而发愁了,对秸秆禁烧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韩张镇大楼村党支部书记说。

“看着自家的秸秆变成燃料,真是觉得神奇。”在生物质工厂上班的张兰兴奋地说,她今年种植了10亩玉米,不仅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在工厂工作还增加了收入。打捆后的玉米秸秆,在加工车间通过切片、粉碎、烘干、水雾除尘、压缩颗粒、打包等工序,变成了花生大小的燃料颗粒,为当地洁源生物企业使用。据估算,一亩地的秸秆可转化为生物基燃料颗粒380公斤,企业可减少燃料支出180余万元。秸秆被加工后,一部分作为燃料颗粒或制甲醇,变身清洁能源;一部分制作木糖醇、聚乳酸等,据悉,木糖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领域,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实现废弃秸秆转化为“绿色能源”,让“土疙瘩”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段耀铭 邓雯月

编辑: 刘循源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