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珍妮
元力速递
AWAKENING OF METAVERSE
人物实拍+风景三维拟真沉浸式数字体验剧
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工信部:5G应用融入86个国民经济大类
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时间定了
全国首个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署揭牌
上海首批智慧化展示体验项目发布
天津公交智能驾驶启动载人试运行
宁波: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AI pro芯片实现本地即时计算
马斯克:芯片瓶颈将转为电力设备短缺
谷歌搜索正式引入AI模式
特斯拉:6月底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派呦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全球四分之一工作岗位或受生成式AI影响
更多详情内容,请查看官网
沉浸式体验
1. 中国首创!人物实拍+风景三维拟真沉浸式数字体验剧
近日,国宝级北宋文物《千里江山图》的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博物馆正式启动。该体验活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三维建模还原画中的自然场景,并通过真实实拍来演绎相关剧情。
借助VR和大空间技术,用户能够仿佛亲身置身于《千里江山图》之中,跟随虚拟导游领略画中的壮丽山河。AI虚拟导游会引导观众仿佛翱翔于云端,展现山河的辽阔,还能让观众“乘舟”在山水间畅游。这是一场将人物实拍与风景三维拟真相结合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剧。
热点资讯
2. 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完成
近日,由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附属第二医院、生仪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成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让截瘫的金大叔在术后第15天,成功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动作;术后2个月,已能够实现多种日常活动。
此项研究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望为我国370万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带来福音。
3. 工信部:5G应用融入86个国民经济大类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在世界电信日的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速推进5G-A和6G技术的研发。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439.5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
近期,速率更高、性能增强的5G-A网络,也在各类生产生活场景逐步试点落地。近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分用户也发现,自己手机上的信号标识变成了5G-A,可以体验使用且没有额外费用。据了解,目前5G-A试点城市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年内有望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重点场景。
4. 现实版铁甲小宝!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时间定了
据央视新闻,《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正式定档,将于5月25日在杭州举行,宇树科技将以合作方身份参加比赛。
据悉,该场比赛由表演赛和竞技赛两部分组成。在表演赛中,人形机器人将挑战并展示人类传统体育项目——格斗,包括单机格斗展示和群体格斗展示等多个环节。
除机甲格斗擂台赛以外,《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还将开启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篮球赛等赛事。
城市动态
5. 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全国首个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揭牌
5月21日,深圳市龙岗区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
会上,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正式揭牌成立。同时,龙岗区集中发布了《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方位呈现了龙岗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政策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创新成果。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全球AI技术在全区80%以上重点行业的深度应用,建成一个国家级AI开源社区,构建全球开发者协同创新生态,落地100个覆盖生产、生活、治理全场景的全域全时智能应用标杆项目,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使龙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及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重要枢纽。
6. 上海首批智慧化展示体验项目发布,博物馆发展成果显著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发布首批全市智慧化展示体验项目推荐名单,涵盖数字展览、AR互动、元宇宙体验等30项前沿技术应用。
其中,上海博物馆的“山水江南”数字展以动态视觉呈现江南山水的灵动诗意;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沧海云帆”AR元宇宙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古代航海的壮阔场景;上海天文馆的“穿越星河”XR项目,则带领观众遨游宇宙,探索星辰奥秘。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观众体验,更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以2024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0.26万计,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全市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949个,共接待观众4086万人次,相比2023年增长31.9%,创历史新高。
7. 天津公交智能驾驶启动载人试运行,已达L4级自动驾驶标准
近日,天津公交启动了智能驾驶车辆的载人试运行,所使用的车辆已满足L4级自动驾驶标准要求。
该智能驾驶公交车辆车身长度为5.5米,最高自动驾驶速度设定为36公里/小时。车辆配备了4个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6个摄像头,这些设备能够实现对车身周边环境的360度全方位监控。
车内设计方面,共设有10个软座椅和1个小桌板,值得注意的是,车内并未设置传统意义上的驾驶室,也未配备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等车辆控制部件。
8. 宁波: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样板
近日,宁波市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通过深入摸排,推出宁波市“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
该指南所列举的63个典型应用场景,广泛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运动休闲服装、绿色石化、新材料、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以及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宁波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目前,宁波市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制造”的行动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打造出一批“人工智能+”的示范样板,进而成为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标杆城市。
9. AI pro芯片实现本地即时计算
据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官网消息,该校团队研发出一款全新人工智能(AI)芯片,这款名为AI Pro的芯片无需现有芯片所需的云端服务器或互联网即可运行,设计灵感源自人脑。
AI pro芯片创新的类脑神经形态架构使其能够在本地进行即时计算,从而确保了全面的网络安全。此外,其能耗也非常低。
企业动态
10. 马斯克:制约AI发展的芯片瓶颈将转变为“电力设备”短缺
近日,马斯克称旗下特斯拉与人工智能公司xAI会持续从半导体行业巨头英伟达和AMD处采购芯片,后续或许还会考虑选择其他供应商。
目前,xAI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Colossus计算设施已经部署了20万块GPU,并且计划在孟菲斯郊区新建一个配备100万块GPU的超算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中心当下依靠天然气轮机供电,这一情况引发了环保团体的批评,原因是其尚未取得排放许可。
马斯克作出预测,当前限制AI发展的芯片瓶颈问题,很快就会转变为“电力设备”短缺问题。他预计,最早到2026年年中前后,AI企业可能会遭遇“根本性的发电量不足”状况。
11. 正面迎战Perplexity、ChatGPT!谷歌搜索正式引入AI模式
5月21日,据报道,谷歌正在搜索页面上推出一项名为“AI模式”的功能,该功能以聊天机器人风格的对话方式回答搜索查询,而不再显示传统的蓝色链接。
目前,这一选项已作为搜索页面内的一个标签向美国用户开放。该模式集成了谷歌最前沿的AI功能与技术,并计划引入即将推出的Gemini 2.5版本。
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谷歌正持续增强其人工智能模型及聊天机器人Gemini的性能,并在旗下多款产品中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去年,谷歌在搜索服务中引入了“AI概览”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搜索结果进行提炼总结,通常将这些总结置于搜索结果页的顶端。目前,该功能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5亿。谷歌搜索产品副总裁罗比·斯坦(Robby Stein)透露,公司正考虑在AI模式的结果中嵌入广告。
12. 特斯拉:6月底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FSD面临美国监管机构调查
近期,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当前正在对“数千辆”自动驾驶汽车开展测试工作,并计划于下个月正式推出相关服务。今年夏季,特斯拉打算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道路上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据预测,到2026年底,特斯拉将拥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辆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此外,特斯拉计划推出一项类似于优步(Uber)和爱彼迎(Airbnb)模式的服务,使车主能够将其自动驾驶汽车出租。
然而,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安全性正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查。
投融资
13. 派呦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AI+STEM教育公司派呦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奇绩创坛。派呦科技成立于2020年10月,专注于开发大模型时代的编程教育硬件产品,初代产品于2024年6月首次面世,目前正处于产品量产销售阶段。
14. 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近日,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国中资本、清控金信和茅台基金联合投资。本轮融资的完成,将进一步为面壁智能构筑高效大模型技术、产品壁垒、加速行业赋能与生态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协同产业上下游推动“端侧大脑”在千行百业规模化应用。
行业趋势
15.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四分之一工作岗位或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
近期,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关系的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
报告指出,在高收入国家,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的就业岗位比例更高,达到了34%。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多种任务的自动化处理,文职类工作面临的风险尤为突出。
由于这些文职类岗位曾是发展中国家增加女性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女性就业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媒体、软件开发和金融等高度数字化的行业岗位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风险。
End
企业热点
歌尔股份2025年Q1财报:营收承压净利逆增
金运激光,请放弃在元宇宙概念股中挣扎!
AI大脑与双手?谈DeepSeek与Manus的博弈
“网游第一股”中青宝再次踏上“作死”之路
大空间情报
2024-2025年LBE VR大空间市场观察(综合篇)
从游轮到机场,VR大空间如何重构千亿级线下娱乐
同质化、低质化,VR大空间还能坚持多久?
90% VR大空间的失败,是因为这一点!
线上+线下,元宇宙已进化出“双形态”
行业解读
黑神话悟空帅爆了,元宇宙的春天也来了!
黑悟空带来的泼天富贵,文旅元宇宙要接住
“寸草不生”的元宇宙土地,还有得救!
两极分化!元宇宙企业进入第二轮“淘汰赛”
报告精选
《中国元宇宙政策研究报告2023》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元宇宙技术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