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郑州图书馆
意外博物
2024-08-30 17:07:57

郑州图书馆成立于1953年,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总建筑面积72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成为郑州文化地标型建筑。巨大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千,她所走过的发展之路,也正是我们这个城市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郑州图书馆大同路馆旧貌

1953年,郑州市政府决定把人民文化馆内的图书组从文化馆中分出,单独建制,成立郑州市人民图书馆,馆址郑州市大同路的一座老旧建筑里,这便是郑州图书馆的前身。1953年6月1日,郑州市人民图书馆正式开馆,当时的家底是藏书3万册,报纸30种33份,杂志65种112份,馆舍面积仅仅200平方米。

1960年,“郑州市人民图书馆”更名为“郑州市图书馆”。    1966年3月,图书馆馆舍经过一系列修整工作,到1980年,形成了大同路旧馆四合院式大小四栋三层楼房的建筑格局,总建筑面积扩大到2500平方米。

     郑州图书馆南阳路馆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图书馆,无论从馆舍面积还是硬件设施都已经不能满足郑州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郑州市南阳路大石桥选址建设新的图书馆。大石桥新馆建设于1987年正式立项,1991年4月破土动工,1994年10月交付使用。郑州图书馆大石桥馆占地16亩,主体建筑面积11240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为120万册,阅览座位600个,设计服务窗口13个,还设有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和陈展厅。整座建筑集中紧凑,浑成一体,体现了现代化图书馆灵活性、开放性、多功能的特点。

2010年11月18日,为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社会职能以及长期发展的需要,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经上级部门批准同意,“郑州市图书馆”更名为“郑州图书馆”。

郑州图书馆新馆夜景

随着郑州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郑州图书馆大石桥馆的规模和功能也逐渐难以满足市民读者需求。为了更好地传承郑州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挥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面向各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郑东新区建设新的郑州图书馆。

郑州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6月动工兴建,2012年6月主体竣工,2013年8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馆是一所集文献典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文化场馆,占地76.383亩,总建筑面积72000余平方米。新馆建设坚持“人性化服务、市民参与互动”的理念,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智能化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郑州图书馆设置有综合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多语言阅览室、无障碍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区、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区、学术会议区、教育培训区、文化产业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可满足读者多种阅读需求。现年均接待读者360余万人次。

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

郑州图书馆现有各类文献馆藏总量近300多万册(件),其中3000余种珍稀古籍善本为特色馆藏。所收藏的元刻本《韵府群玉》、清抄本《三国志玉玺传》等,都是罕见的珍本或孤本。

郑州图书馆引入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图书馆数字资源、多媒体展示及信息交互、图书业务管理系统、读者自助服务等多种技术和设备科学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采用图书馆集群业务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平台,构建了涵盖郑州地区各县(市)、区图书馆在内的郑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实现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

 郑州图书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公共文化资源优势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文化育人,以书香与阅读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不断丰富读者服务内涵、创新读者服务方式,持续开展公共文化进基层活动,为广大群众送去书刊推荐、数字资源和参考咨询等免费服务项目。通过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企业等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广大市民和特殊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郑州图书馆积极发挥职能,围绕世界读书日、绿城读书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以及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等,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每年举办天中讲坛、世界读书日、图乐、启源故事会、公共文化服务进基层、阅读推广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300余场次。通过读者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郑州图书馆侨联活动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先后接待法国、新加坡、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多批次的国际友人来馆参观交流。圆满完成斐济图书馆中国图书阅览区援建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联合郑州市侨界青年举办“五洲联谊·汉礼七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邀请海外作家、音乐家、海外华人侨胞知名学者等到馆开办讲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效提升了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郑州图书馆品牌文化活动——天中讲坛

     2015年3月,郑州图书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融合多家社会力量的优势资源,创办公益性文化讲座“天中讲坛”。“天中讲坛”旨在为讲学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平台,为听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听讲座成为阅读的一种方式,让讲座成为开展文化惠民、推广全民阅读、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让图书馆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利用价值最大化,让广大市民读者真切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书香的诱惑。

     “天中讲坛”自开办以来,已举办300余期,受益人群近千万人次。先后邀请徐光春、王蒙、李伯谦、王巍、葛剑雄、王立群、纪连海、刘心武等著名文化学者和领域内知名人士担任主讲,围绕历史文化、社会民生、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国际形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解读,并在展现形式上进行了诸多的创新和探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成功入选河南省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文化讲座品牌。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和沉淀,郑州图书馆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机制创新、覆盖范围广阔、品牌效应显著的多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河南省先进公共图书馆等荣誉。国内多家媒体、网站长期关注报道或转载单位工作信息,有力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发挥了应有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