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全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中寻找平衡,在扩大内需与推动技术升级中积蓄力量。
10月份是我国增量政策陆续推出后的第一个月,11月19日,10月份河南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发布。这些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传递了什么信号?顶端新闻中原策特邀专家进行解读。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王超亚
消费和投资是国内需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2月的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我国我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是下半年国家和省里实施了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近期正“明显改善”的市场预期。
10月份是增量政策推出后的第一个月,11月19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月度经济指标显示,政策组合效应释放明显,经济形势持续复苏回暖,为四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策效应助力经济指标边际改善
从10月份全省经济数据看,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扩大内需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总体表现为“三个增长、三个提升”。
一是工业投资规模稳步增长,重大项目贡献不断提升。1-10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1.0%,延续今年以来两位数增长态势,拉动全省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1.1%、18.5%。“两重”政策也陆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全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7.2%。
二是供需两侧协同增长,结构调整速度明显提升。在“两新”政策带动下,供给侧:1-10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9.4%、比前三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10月份全省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比上月加快10.1个百分点;需求侧:10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3.58亿元、同比增长7.1%。从消费结构上看,绿色消费、升级类消费蓬勃发展,全省限额以上单位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增长61.6%,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7.7%、38.6%。
三是新兴产业动能快速增长,市场正向预期明显提升。新产业加快增长,10月份,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5%、16.0%,分别比上月加快9.8、4.1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机器人、锂电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9.4%、72.3%。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在一揽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下,1-10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9.0%,连续7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在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带动下,1-10月,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2.0、2.2个百分点,分别连续4个月、5个月降幅收窄。
总体来看,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得到增强,企业、消费者、投资者信心都有所提升。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份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
二、长期巩固扩大内需仍要多管齐下
长期展望,随着宏观政策调整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方案出台,政策供给将合力推动形成经济复苏发展的内生动力。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各项举措,在谋划上加压,在政策上加力,在落实上加速,做到“三个兼顾”,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十四五”顺利收官积累有利因素,为“十五五”开局起步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兼顾政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要加快建立健全省级层面的政策文件评估机制,纵向上,强化与国家各项政策的衔接和对市县配套政策的引导,横向上,强化省直各部门之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同时,明确评估范围,完善评估流程,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推动相关部门科学研判形势变化,抓好政策出台窗口期,进一步增强单一政策的有效性和一揽子政策的协同性,切实防范各类“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
二是兼顾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消费和投资具有一致性,要加快形成多元一体的投资消费互促机制,从而改善投资和消费预期。发挥好政府投资消费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本民生、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以及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发挥好企业投资消费的主体作用,稳定增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预期,清理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和隐性门槛,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涵养好居民投资消费的持久能力,通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管齐下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投资和消费活动。
三是兼顾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安全韧性。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债务置换的限额,做好“两重”“两新”政策的地方衔接,合理增加地方财政赤字,继续推出新一轮定向消费券,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同时积极谋划新质生产力、新基建、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释放地方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合理加强保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民生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研究关键产业备份承接措施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应急预案,及时推动在建项目完工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