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散文】“种文字”的庄稼人
豫北纪事
2024-09-24 17:50:54

#创作挑战赛五期#

#双星计划2周年#

本文作者|薛德安

“庄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地里生长着的农作物”。同时《现代汉语词典》还收录了“庄稼地”“庄稼活儿 ”“庄稼人”等与庄稼相关的词儿。

今年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我回到老家,坐在二楼南侧阳台的窗边,准备将写了半拉的稿子写完。望着窗外十多米以外那一片玉米田,我不禁浮想联翩,脑海中涌现出“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这一农业谚语。在农耕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是何等的睿智和富有远见,仅仅凭这10字便精准地道出了种庄稼的奥秘和诀窍。

窗外,是我的同学大孬流转的 80 亩土地,他所种植的庄稼为玉米。在和煦宜人的秋光中,即将成熟的玉米田在微风轻拂下,层层叠叠的绿中泛黄的玉米叶子仿若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讯。

内,大孬的同学——我,同样也在种庄稼,我种的庄稼并非以“亩”计量,而是以篇计算。我从往昔的“爬格子”转变为网络时代的“码字工”,身为“庄稼人”,我着实是在键盘上用码字的方式种“文字庄稼”。

实不相瞒,作为耕耘文字的“庄稼人”,我属于不偷懒且颇为“勤奋”之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当我决心放弃绘画,将自学写作视作唯一的谋生技能时,我便暗暗发誓,要像个真正的庄稼人一般,将汗水全部洒在“刮金板”般的土地上。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前半句指的是切勿惧怕困难,应当勇敢无畏,而后半句的“人家咋着咱咋着”则明明白白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记得1988 年,我写了一个名为《一个女人身后的几个男人》的中篇,寄给了《莽原》杂志的负责人、著名作家段荃法老师,段老回信让我先从小的东西写起。我想到新闻稿最短小,有的稿件仅有百十个字,在月薪仅百十块的窘况里,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新闻与成才》等6种杂志。

起初,我采用“照葫芦画瓢”的方式,依照书中所讲的“倒金字塔”结构学习撰写新闻稿。一年之后,开始发表一些诸如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类稿件。不久之后,便被当地广播电台和重庆的《厂长经理日报》聘为特约记者。

我同学为规避风险,在种植方面采用了求稳策略,只种植易销售的小麦和玉米。而我作为耕耘文字的庄稼人,却期望“广种薄收”,因此我种的品种有消息、报告文学、散文诗等,期望凭借多种“作物”拓展市场。

1989 年,焦作市作协主席谢卓君建议我写散文诗,在两年多时间里,我先后在《焦作日报》《河南经济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 20 多篇散文诗,于 1991 年加入了焦作市作协。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河南省委提出了“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我旋即将写作方向转移到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旨在以笔赞颂豫籍名人,让世界通过名人来认识河南并加速河南的发展。

在不到10年的时光里,我发表了《中央军委书记武怀让身世揭秘》《刘锡五,从书生到革命家的传奇人生》等200 多篇传记文学或报告文学。在间接推动中原崛起的同时,也促使个人得以成长。

2002 年,也就是在加入焦作市作协后的第11个年头,我凭借报告文学数量多的条件,成功跻身于省作协。“2184”号作协会员证成为自己辛勤“耕耘”的有力印证。

2184”号作协会员证的获得,有力证明了先人们“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这句谚语确实是真理。

毕竟土地最无私,只要哪个人勤劳耕耘,它就不会亏待哪个人。

无疑我也是较勤劳的人,在写作方面,为了采访写稿,我曾在雨后蟒河大堤的泥泞中,艰难推自行车个把小时才走完3公里的路程。

为了采访写稿,我曾骑自行车来回跑80多里路赶到洛阳吉利区清庄村去见主人公。为了赶写稿件,我也曾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地埋头写作。

已故“荷花淀派”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谈及创作的心得体会时曾经讲道:“要在熟悉的土壤里栽种自己的庄稼。”

中国台湾的散文家林清玄,之所以在写作领域能硕果累累,他的父亲功不可没,父亲林后发时常对儿子说:写作就像是耕田,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

曾荣获鲁迅文学奖、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的著名作家王跃文也曾说过:“写小说如同种庄稼。”

河南省作协原副主席、河南日报社原文艺处处长王怀让在谈及写诗时曾满怀深情地讲:“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一直把写诗当作种地来侍弄。”

为地道的农民,自然也投入全部心力去种自己的“庄稼”。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我看来,这里的“肥”指的就是舍得投入。

20 世纪 90 年代,摩托车远未普及的情况下,我成了村里较早购置摩托车的人,迄今为止已骑坏 3 辆摩托车;我从1994年就开始使用电脑写稿,至今已更换电脑七八次。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又成村里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机者,当时固定电话初装费高达 3500 元,每月的固定话费就有 60 元之多。

2003 2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出版了《中国期刊名录》《中国报纸名录》。定价为840元的三本书摞在一起足有三砖厚,面对这不菲的书价,当时在邮政局上班的我,尽管每月薪水仅有 600 元,但我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地将其买下。老婆对此直埋怨:“平常你不舍得吃也不舍得喝,在买书上倒舍得下血本。”

几十年来,我在采访和写作方面的投入,要比我在旅游、抽烟、喝酒3项支出的总和高出十倍以上。在北京工作的几年里,我从来不曾点过哪怕一次外卖,反倒去北京最大的“潘家园”旧书市场逛了几十次,光买书就花了数千元。

入驻顶端平台之后,为了给自己“充电”,我花费 1100 多元,购置了党史资料、写作类书籍以及地方史等各类书籍,总计达 30 多本。薛所蕴是孟州薛氏的第九世孙,同时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为了厘清他的教育理念,我购买两册不同版本的《钦定国子监志》,就花费了近 400 元。

今年五一,女儿开车带着全家人前往白马寺游玩。在寺内匆匆转了一圈之后,我便催促着女儿转向市内,想去洛阳的报刊亭买一些文学杂志。我们转了数条街道,素有文化名城之称的洛阳,如今竟连一个报刊亭也觅不到。好心的路人说,报刊亭在洛阳已消失十余年了,最终我只好悻悻而归。

2015 年的一天,孟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崔正山来到单位办事,看到我在电脑前忙碌,他感慨万分地对我说:“老弟,我反复数来数去,在孟州就数你最亏了。那些写新闻起步比你晚的人,有的当上了乡长,有的当上了局长,就算是最差的也都转了正,可你现在还是农民工。

初闻这话,我内心涌起了些许感动。回到家中之后,我在床上思绪万千:这几十年,我真的很亏吗?

实际上,我并未吃亏啊!凭借写作,我发表了 5000 多篇稿件,不但为中原崛起贡献了一份力量,还助力自己加入了作协,实现了记者梦与作家梦;依靠写作,我捧回了一大摞“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特约记者”的荣誉证书,2010年,我甚至迈入了省级模范的行列,登上了河南省人民会堂的领奖台;借助写作,再加上农民特有的勤劳品质,并将其锤炼成我一生受用的一技之长,得以先后在五六个事业单位任职,还以 54 岁的“高龄”跻身于北京工作。依靠写作,我所赚取的薪资虽说不算丰厚,却也让一双儿女顺利地读完了大学本科。

絮絮叨叨这么多,从根本上来说,我和我的同学一样,都只是普普通通而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单一,一年就一茬小麦、一茬玉米,而我所“种植”的品种相对多些,有领导需要的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有期刊编辑们约写的人物传记、廉吏故事,也有同事或乡邻需要的竞聘稿、上诉状……

美国非常有名气的科幻作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人类源自星尘,地球在宇宙中就如一粒尘埃。”

凭借小说《蛙》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在谈及《生死疲劳》的创作心得之时曾说道:“你想想这个宇宙,想想我们地球,无非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那在这粒微尘上,一切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又有什么价值呢?”

40年前,一位天津籍老作家曾为孟州市的通讯员们授课,他具体讲了哪个方面的写作知识,现在我已回忆不起,然而他所说的一句名言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一个人能养活自己就是成功,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能够帮助家庭就是伟大,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能为国家做些贡献就是英雄。”

对照老作家所讲的这番至理名言,回顾我踉踉跄跄的自学写作之路,其实我自己根本算不上什么英雄,甚至离平民英雄的称号都相差甚远。

充其量,我与同学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区别是:他种的是小麦和玉米,而我种的是方块汉字。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