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鼓励式教育”,能否让孩子真正拥有抗挫能力?
知子花
2024-11-25 15:28:11
在洒满阳光的校园操场上,一群孩子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比赛接近尾声,其中一支队伍暂时落后,然而教练在场边不断地为小球员们加油打气:“你们很棒,不要放弃,每一次奔跑都是进步!” 孩子们的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奋力追赶。这样的鼓励场景在教育中并不少见,而 “鼓励式教育” 也逐渐成为主流,可它究竟能否让孩子真正拥有抗挫能力呢?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自信在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意义。鼓励式教育,其核心便是通过积极的肯定与激励,在孩子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到来自父母、老师的鼓励,如 “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你一定可以”,他们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例如,科学家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漫长过程中,想必也离不开师长在其早年求学与科研探索阶段给予的鼓励,让她坚信自己能够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最终成功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卓越贡献。这种自信使得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不至于轻易否定自己,而是有勇气去尝试克服困难。


然而,仅仅依靠鼓励式教育并不足以完全确保孩子拥有强大的抗挫能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度的鼓励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可能会让孩子陷入盲目自信的误区。当他们遭遇真正的重大挫折,发现现实与自己所认知的 “优秀” 产生巨大落差时,可能会受到更为沉重的打击。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庭与学校的过度夸赞中成长,习惯了成功与表扬,一旦在大型考试失利或者竞争中落败,可能会陷入极度的自我怀疑与消沉之中,难以自拔。因为他们之前并未真正经历过挫折的磨练,缺乏应对挫折的实际经验与心理准备。


在培养孩子抗挫能力方面,鼓励式教育需要与挫折教育相辅相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给予孩子鼓励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让他们经历一些挫折,并引导他们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就像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不仅会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也会在他们失败时帮助分析原因,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从而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在实施鼓励式教育时,应把握好度,做到实事求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诚而恰如其分的鼓励,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凭借自信与积累的经验,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鼓励式教育” 对于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将其与适度的挫折教育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既拥有自信的羽翼,又具备坚韧不拔的抗挫筋骨,从而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都能稳健地迈出每一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成为一个真正内心强大、能屈能伸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